無處不在的蝴蝶效應
上星期我想去配一副新眼鏡,出門之前先洗澡洗頭髮,然後在洗手間就聽見我爸爸喊頭暈不適,我連亡打電話召救護車,幸好及時送到醫院無大礙。
如果我早十五分鐘出門,家中沒有其他人,他便可能便會出事了。有甚麼原因會導致我早十五分鐘出門?如果我一點起床,便有機會相應早點出門,而導致我早點起床的原因無窮無盡,可能早一晚看到的Youtube短片太悶,網上討論區沒有精彩話題,晚餐遇到發揮超水準的廚師、吃得太多導致昏昏欲睡。。。。。可說是有無盡的變數。
個別人的命運固然有難以計算的變數,而整個地區的走向也是如此。就以對香港影響深遠的陳同佳案件來說,香港人老遠跑到台灣殺香港人,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有多大?印象中好像沒有這類先例,至少近廿多三十年沒有聽聞。
中國政府早想透過「送中」機制,擴大在香港的權力,而陳同佳案卻提供了難得的借口。如果陳同佳殺人棄屍手法太笨拙,還未離開台灣便失手就擒,完美借口便無法出現。如果手法太成功,台灣警方無法破案,同樣地,完美借口也無法出現。結果是,他回到香港才遭台警揭發,完美借口出現了。
「送中」法案在香港掀起大風爆,而同一時間,中美也因貿易問題而爭拗,美方聲援香港抗議市民,而香港事件也影響台灣選舉結果。如果陳同佳事件太早發生,隨之而來的抗爭活動,便缺乏美國政界聲援,香港政府的鎮壓力度會更快更猛,香港市民孤掌難鳴。如果太遲發生,台灣選舉大局已定,就不會受香港事件影響。
更巧合的是,香港政府以「反蒙面法」打擊示威者,但隨之而來的肺炎疫情,卻令「反蒙面法」形同虛設。疫症也打擊中國與歐美的關係,香港示威者相應得到較多外界支持。如果疫症太早在香港爆發,一連串的限聚會防疫措施,便會扼殺「反送中」運動早期的大規模和平遊行。疫症太遲發生,在人人戴口罩之前,抗爭行動已遭撲滅,運動後期的勇武示威者,便難以因全民戴口罩而得到掩護。
我相信冥冥中有天意,得不到民心的政權,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