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 / 陀壹



學會如何「打坐」之後,第二步便可以來修練「正念冥想」了。

何謂「正念冥想」?

正確的說,「正念」和「冥想」是兩個概念。

所謂「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是一種注意力的練習。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維持在當下。也就是說通過此練習,可以有意識地察覺、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想法、感覺、行為和一切的事情上。

而「冥想」則是有意識的不察覺。可說是一種讓人的思考進入沉澱的過程,從而透過專注於當下而達到心理及生理上的改變之感知。

因此,「正念」和「冥想」便成了相輔相承的修行理念--「正念」可以幫助「冥想」的進行,而「冥想」則可以協助「正念」的持續。

也之所以如此,「正念冥想」這個名詞自然而然成為修行人的說法。


以下這一段文是我從某個網頁轉載而來供參考的:

在練習正念冥想的過程中,身心的連結是首先要理解的概念,正念冥想的當下,你的身體是放鬆的,但你的注意力是專注的。正念冥想看似相當抽象,但它其實是有充份神經科學根據的,有實驗證實,正念冥想的過程中,左側前額葉較右側活躍,這部分腦區的活動與正向的感受及想法有關。
許多其他文獻也指出,正念冥想可以降低壓力、焦慮,改善憂鬱的情緒,並能夠提升免疫系統。進行正念冥想練習後,人們發展出較好的壓力調適能力、較能夠維持平靜,透過反覆的練習,甚至能透過正念冥想產生正向的情緒。

所以說,在「打坐」的過程當中,只要可以真正進入到「正念冥想」,便可將你帶入一片寧靜放鬆,如仙般的意境。


如何正念冥想?

很多人都誤解,以為「正念冥想」要有專門的老師指導才能進行。其實不然,其方法很簡單而已,你只要做這三步驟即可:。而此步驟,一般人藉由「打坐」便可完成。

就如我上篇教導的,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盤坐,閉上雙眼,將你的意識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一般是專注自己的呼吸),然後留意自我想法的流動。儘量有意識地將自己與那些紛亂的想法分離,讓自己維持在「沒有在思考」的狀態中(注意:此時的你不是分心,反而是極度專心在狀態之中。)

在打坐當中,有三個基本的現象或者說主要的現象必須要察覺。這三個主要的現象就是:

  1. 腹部的脹起、收縮。
  2. 坐的姿勢。
  3. 身體的接觸。

假設你當下沒有任何明顯的現象生起,你就得觀察這三個基本現象。比如說:在打坐開始之時,如果沒有任何明顯現象生起,你可以開始正念觀察腹部的脹起、收縮。

當你在正念觀察腹部的脹起、收縮的時候,當下應該保持正常的自然呼吸。但是當你在正念觀察腹部的脹起收縮,其實你並不是在觀察呼吸,而是在觀察原本已經存在於腹部𥚃的氣,也就是說並不是觀察所吸進或呼出的氣。

在打坐當中,應儘量保持正直的坐姿,脖子也要保持正直,放鬆身和心,然後去覺知腹部的脹起和收縮。

假設說你覺得腹部的脹起和收縮很明顯,就可以正念觀察腹部的脹起,同時給予標記:脹--脹--。當腹部往內收縮時,就正念觀察收縮這個移動的過程,同時標記:收縮--脹--縮--脹--縮--。

若說腹部的脹起收縮不明顯的話,便以正念觀察另外兩個基本現象:坐的姿勢身體的接觸坐的姿勢就是指上半身正直,你保持單純的正念去覺知上半身正直,同時標記:坐--坐--。在觀察坐的姿勢當中,你不須要去想象你坐的樣子或是坐的形象,又或者去做掃描動作,只須要保持單純的正念覺知當時正在坐著,同時標記:坐--坐--。當觀察坐的姿勢一至兩次之後,倘若沒有明顯的現象生起,便即刻觀察身體的接觸。你在靜坐當中有許多的接觸點,比如說你把兩手分别放在膝蓋上,表示左邊有一個接觸,右邊有一個接觸。你就觀察左手與膝蓋的接觸,同時標記:觸--觸--。接下來就正念觀察右邊的接觸,同時標記:觸--觸--。觀察右邊的接觸之後又回到坐的姿勢的觀察:坐--坐--。然後左邊的接觸:觸--觸--。右邊的接觸:觸--觸--。再次回到坐的姿勢:坐--坐--。換句話說,你有兩個固定的接觸點,但並不需要時時改換接觸點。觀察坐--坐--,然後第一個明顯的接觸:觸--觸--,又然後第二個明顯的接觸:觸--觸--,再然後坐--坐……當你在觀察坐與觸的當中,如果發覺腹部的脹起收縮又恢複了明顯--開始脹起,又開始收縮,而且很明顯,你自然會去觀察腹部的脹起收縮,同時標記:脹--縮--脹--縮--。當觀察脹縮幾次之後,腹部的移動又變得不明顯,此刻你得再次回去觀察坐、觸、觸。

當你觀察這三個基本的現象當中,如果有更明顯的現象生起,比如說疼痛,而且痛的感受越來越明顯,或是越來越劇烈,自然正念會覺知到這個強烈的疼痛,此刻就必須正念觀察:痛--痛--。

當觀察痛或任何難受的時候(「難受」指疼痛、麻、僵硬等等……)你就必須保持更大的耐心。在正念觀察痛、麻或任何難受當中,盡可能不要移動身體,不要改換坐姿。因為一旦開始移動或者改換坐姿,很快就養成一個習慣:以後一有痛,一有難受的生起,你就會不知不覺移動或者改換坐姿,甚至移動你的雙腿等等,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一種習慣

別小看這習慣,它可是一種阻礙正念智慧發展的障礙。所以你無論如何得保持極大的耐心。如果說痛越來越劇烈,或者說任何的難受越來越强烈,你委實難以忍受,換句話說,已經超越了你能夠忍受的程度,你當下不妨終止修練,很有正念的慢慢起身,然後做一小陣子的踱步動作後,才回去重新打坐

切記:在正念觀察任何難受的當中,你必須保持極大的耐心。那麽在觀察任何發生在身上生起的現象時,如果有任何心法的生起,如雜念、妄念、甚至五蓋。(在修練當中很有可能會遇到五蓋。所謂五蓋就是佛教指的五種障礙,即: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懷疑。它們都是阻礙正念智慧發展的障礙。)

不過,無論是什麽障礙生起,你也必須正念觀察它,比如說是懷疑,當下你可以做稍微快速的標記,如:懷疑--懷疑--懷疑--。同時很有正念的去覺知這個懷疑的過程。

當你能夠提起精進的心觀察懷疑,你就有可能克服這懷疑。只要你能夠克服這些障礙,你才能夠真正的超越,而正念也將會變得更加的强大,同時你能夠得到更深度的,更深刻的體驗。所以在打坐當中,你也必須正念觀察名色法--泛指一切精神現象或意識現象和一切的物質現象。換句話說,是當下生起的每一個現象

打坐當中,每一個人都依據各自努力,各自的能力修練。因此,若說你能夠靜坐10分鐘,那麽你就靜坐10分鐘,不必勉强自己。但在你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你卻勿必下定決心,逐漸的延長打坐的時間。記住了,至少20~30分鐘,才是理想的打坐方式。

(待續)


作者其他系列作品   學無止境   心靈學堂   風雨同舟   徹悟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