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計畫的起源,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整合現有資源去達成目標,另一種是為了達成既定目標去建置資源。如果你這樣認為,那麼只能說對了一半,這兩種形式只是起手式,不是加入時序的完整版。

很難懂?筆者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紙上計畫的兩種模型

a. A Type:「我們將要在調動既有的5支防空飛彈部隊,在台北附近組成國土防衛陣,可以增加500%的防衛能力。」

B Type:「我們要在台北附近組成五芒星國土防衛陣,練成後可以增加500%的防衛能力。」 

下圖是所謂理想的國土五芒星防衛陣的理想地點與涵蓋範圍(純假想):

A Type 很好理解,就是我們直接把現有的5支飛彈部隊,放到A、B、C、D、E五個角落就可以。B Type 比較難懂,看起來很像是先有計劃,才去湊足資源,這點筆者在之後的段落中,額外補充想定來解釋就好。我們就實際去跑一趟A Type 的流程,就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哪。

A陣地的狀況,除了市政府官員外,相關部會還得找陽明山管理處,上級的營建署與內政部,民間恐怕還會有環保團體抗議。但反過來說都是國有地,政治高層做好決策,剩下都是細節。 

B的狀況則是要同時找新北與基隆市來協調,由於陣地附近不少宮廟,徵收問題會很難處理,地勢找不出平坦可設點處,可能還要進行大規模土木工程。真的沒辦法就只能附近找個相對平坦,又比較沒人的地方。 

C的話就…我們假設深坑人覺得可以增加消費,願意支持就好,當這個是固定參數。

D在板橋市區內,除了大範圍徵收外,要移動數十萬人口也是麻煩,飛彈也陣地也有設立條件,高樓聳立的市區要清出夠寬廣的區域,恐怕不是一兩年可以解決。所以D的問題很可能就是死穴,這個五芒星陣地計畫若非胎死腹中,就是得要整個偏移,改變大小才可以。 

E的狀況在觀音山,雖說地理位置優越,但向來是觀光與登山要地,如何說服民眾接受這邊變成國土防衛陣的一角,問題多多。一樣改變位置跟陣地大小,或許是比較好解決的方案。 

所以統合一下意見,我們會發現純粹國有地的好解決,私有地的要徵收很麻煩。地勢正好有足夠設立的空間,就不需要大規模工程的還好,陡峭山壁硬要設立,浪費的公帑可能夠你建立好幾支新的飛彈部隊。有的地方最後陣地縮小,或是被功能限制導致只能擺設射程較小的基地,所以最後的協調結果可能是這樣。 

故我們假設五個點都已經協調完成,原因跟方案就如下圖所示:

  • A陣地維持不變,只是要出更多的國家公園維護費。
  • B陣地外移,改成射程短一點的另一型飛彈。
  • C不需要變。
  • D只能外移,而且變成射程更短的。
  • E可以不用變,但只找得到很小的基地,射程只能挑更短的。

結果漂亮的五芒星就整個歪掉了,變成下圖的狀況,所以三重人死定了(?)。這種狀況是你看到,「以為」絕大多數國家的部署,實際上會出現的情況,由於太多因素要考量,民主國家也不可能說要幾萬人搬家就搬家,在現有的地理限制下,最後只能長出一個歪掉的五芒星。

因為D、E的外移和射程問題,三重一帶無法被防空飛彈涵蓋

你問三重人怎麼辦?一般來說,我們為了要涵蓋整塊區域,所以最常見的做法是外插一個小單位,如下圖藍色的那個新基地F,儘量在三重市區中清出一塊小一點的區域,或是在附近的山區找一個地點設立新的G部隊,儘量增加涵蓋率。

那麼B Type 又是指怎樣的狀況?這其實是一種先射箭再畫靶的作法,也就是我們先預定目標就是要弄個漂亮的五芒星,至於有沒有這些部隊,再研究看看。以台灣的狀況來說,多半是出現在有這個防衛需要,但沒有這個裝備,所以必須外購或是研發。

A Type 的計畫基本上是一個範本,B Type 是在這之上去改寫的時候,由於既有部隊不存在可以達成需求的狀況,所以需要外找。

所以就先讓我們跳過跟A Type 相同的協調階段,進入到上圖那張歪掉的五芒星,很明顯的照原本計畫,沒有F跟G的話,會漏掉中間一大塊,那麼為了補足這個計劃,可以採取外購更強力的設備,讓D跟E兩隻部隊就足以涵蓋既有的範圍。

加入時序的概念後,是怎麼樣?

b. B Type 更常出現在哪一種情況?就是台灣連一支飛彈部隊都沒有的時候,想要玩國土防衛陣,那麼只好先找幾個可以的點,看有沒外購的到足夠射程的。若實在買不到,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五芒星中找一些可以補足的點。

但以上這兩種形式,都欠缺時序的概念,也就是時間點似乎只存在完成前與完成後。實際上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這樣做的,因為多半的軍事建設時間以年做計算,很難一次買到幾百枚飛彈,可以把多支飛彈部隊一次性的建置完成。 

我們想要知道哪一種Type最常出現?筆者必須說,現實中不是這樣的。這兩種形式是拿來教學用,讓各位了解大致上計畫的撰寫,有兩種模式:

  1. 依照現況去架構一個合理的目標。(A Type)
  2. 設立一個應該可以做到的目標,再去整合或是購置新的裝備來配合。(B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