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選票的價值選擇
當大部分的人類,討厭著共產與納粹主義的同時,
是否有想過他們之間的區別呢?
其實阿,所有政治部都是這個樣子的。
光台灣的前兩大黨,甚至世界各地的各個政黨,
都是差不多的手法,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政治、選舉基本上就是要取得多數人的認同,在這個多數決的社會裡,
誰不是在說服著別人投給自己或是投給自己喜歡的人選,
但說到底這種洗腦式的催票,是從陳水扁前總統開始的,
這樣怎麼說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接地氣
- 「同溫層」
像處在一個與自己擁有類似生活習慣、喜好、價值觀等的圈圈中互相交流,而選擇性忽略與自身周遭關聯度較低的資訊。
- 「歸屬感」
是一個人對某樣事物、組織的從屬感覺,是主觀的,並非是客觀,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歸屬感,可以影響他對這事物的忠誠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是政治人物必備的兩種要素,抓到自己的客群,抓住他們的胃口,把自己塑造成與他們相近的模樣形象,或是這群人想要的形象,兩者並沒有甚麼差別,重點是要有跟民眾支持者站在一起的形象,這樣才能成為當選的對象。
對我來說,政治應該是需要為人民謀取利益,但現實的殘酷,並沒有多少人可以堅持理想而不被有所利誘,但有些時候卻也真的是迫於無奈,因為我們並不是在上位者,所以不知道如履薄冰是怎樣的感覺,每一個決定都關係著兩千三百萬人的利益,這是非常沉重龐大的壓力,或許是我們不理解的領域了。
- 主權
早期的時候,常常聽到【反攻大陸,解救水深火熱的同胞。】那時的國民黨,黨國一體,開始了細微的如同現在新疆改造營一般,控制著操弄著,不能說台語只能說國語的年代,多年來,他成功了,創造了國家的認同感,並對對岸國家造成的厭惡感,但不同的是我們走向了民主,但他給我們的國家概念還是如此根深蒂固,對國家的認同一代代傳承了下來,至今並沒有任何改變。
但改變的是,現在的國民黨反而嚮往大陸,支持對岸政權,罔顧國家的利益,對於我來說,他們並沒有繼承前人的精神,這要國軍的軍人如何以堪,保家衛國,但長官們卻都投向中共,這不合理也不合情,這是需要審思的地方,畢竟台灣還是需要第二大的在野黨來監督國家的運作的。
- 利益
近期說的美豬等議題,確實這樣也是所謂的用國民的健康換取利益,但如果你是在他們的高度,肯定會有龐大的利害關係,甚至會有一定提升國際地位,才會做了如此的決定,就如同想要修改沒人敢碰的勞保與健保。
雖然健保在是世界上得上是享譽國際,但虧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就得看當局者的智慧處理了。
- 環境
想想當初六輕廠本來是要蓋在宜蘭的,但當時的陳定南時任宜蘭縣長,堅決反對,在電視辯論中,陳定南闡明反對六輕的主要理由有三點:
- 六輕屬於高污染石化業,與宜蘭縣的發展角色有衝突
- 宜蘭地形封閉,污染空氣不易擴散。
- 宜蘭產業結構特殊,漁業及養殖業佔全縣生產額一半以上。
但在當時王永慶承諾台塑在宜蘭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污染防制,甚至比家中廚房還乾淨,並拿出台塑在美國德州的美麗照片佐證。
由於當時的宜蘭縣長陳定南堅決的反對意識,甚至親筆致函王永慶,信中強調,在宜蘭像他這樣反六輕的很多;他說道,六輕不是「你我」之爭,而是台塑向法律與政府威信的挑戰。
但時隔多年,隨著六輕在雲林落腳,的確落實了陳定南的預言。
六輕目前工安事故頻傳,周遭的農漁業受傷嚴重,更嚴重的當然還有周遭居民的健康問題。
當年,陳定南曾說:「如果我同意台塑,我會是宜蘭的千古罪人」。 我想這位人物、這個事件、足以讓人看到政治人物的影響力也會影響環境的例子了。
每個人都要具備更多的人民素養,甚至是知識,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每個決定能夠築夢踏實,
尤其是這樣的代理性政治,
選的每個人都要能夠實現你的理想與目標,
如同當時的納粹與共產黨甚至全世界其他政治人物宣揚的理念一樣,
都是要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管是否有做到,但他們已經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了。
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
——孫中山
CarefreeSu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