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作者:陳華夫
《心火》(Firelight)是1997年在法國上映,當年31歲的蘇菲·瑪索飾演的「伊莉莎白」為替父還債,賣身三晚予英國貴族「查理」,做為「代理孕母」(Surrogate mother),並承諾誕下一女後,須保守秘密,不能再見女兒。但5、6年後,她卻尋女心切,以家庭教師的身份走進女兒家庭的故事。
(圖片:《心火》女主角:蘇菲·瑪索當年31歲)
「賣身贖父,替人生子」、「代理孕母」的故事一如「女伴男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故事,都有戲劇中寶貴的「戲劇反諷」(Dramatic irony)─觀眾從片頭就知道「伊莉莎白」與「查理」早有肌膚之親,並且是幼女的親生母親,但劇中的其他人卻毫無所知這個秘密,有秘密,就有懸疑,而成了劇情扣人心弦的「張力」(Tension)。(另請看拙文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影評(修訂版)─文學與藝術(13))
《心火》的「講故事」,極為簡潔,是因為大量的採用了小說藝術裡的「觀點或角度」POV(Point of View)─鏡頭所呈現的,是劇中人的眼睛所見到的。如此可以不留痕跡的刻畫表現劇中角色的內心成長,這是有深度的「成長劇」所追求的。
《心火》結構嚴謹,從電影開始,就有各種「埋伏」(如女面試者、壁爐、火光、及日記本等)是一部不灑狗血、不煽情,卻有主題深度、賞心悅目的作品。(請看拙文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2)
《心火》的英文原名是「Firelight」,所以應該翻譯成合乎劇情的名字:《火光》。它真正探討是現代女性的「性意識」與「性成長」。在片頭,女面試者問「伊莉莎白」(22歲)說,如此漂亮,可以嫁給富人,替父還債,為何要賣身呢?「伊莉莎白」毫不羞澀果決的回說:「我的確可以用婚姻賣掉我的一輩子,但我不願意」(I could sell my life for life),而電影字幕的中文翻譯是:「為了生活我可以出賣我一生。」就譯的完全走「味」了,因為在此的「could」,英文文法上,表示「否定」的意思。
《心火》英文的對白雋永,意味深長,都是劇情推展的關鍵,確實不易中譯,例如男主角「查理」的父親(英國貴族)告訴「伊莉莎白」,「查理」16歲時,批評他這個父親只會享樂,他當時回說:「孩子,直到你有一場美好且真正的性愛以前,。你無權如此批評你父親。」(You have no right to speak to your father like this, until you have gotten a well and truly fucked.)而「伊莉莎白」聽了後,也毫不遲疑的回說:「現在他(查理)已經有了(這種性愛)。」
導演利用此種意味深長的簡短對白,不僅讓「伊莉莎白」知道,未來的公公不僅察覺了她與和兒子在僕人口中所散播的親密關係,而且毫不保留的支持她。
《心火》的主題是「性意識」的成長,「伊莉莎白」很清楚她可以出賣青春美貌找一輩子不愁吃穿的婚姻。但他寧願賣身三晚、10月懷胎、還父債,以換得後半輩子的自主人生,這種果決及毅力對22歲、貧窮瑞士少女是非常的難能可貴的。
中國大陸2020/9月才推出的連續劇「平凡的榮耀」,是「宮鬥劇」、「穿越劇、「諜戰劇」,「鄉土劇」以外,少數的「成長劇」, 一個20來歲、高中學歷的「孫弈秋」在上海的十里洋場打拼的辛酸。但是,「成長劇」在華人的電視劇及電影裡,是稀有物,問題就在,電檢的尺度下,戲劇都不敢碰性的問題,更不敢也不會拍「性意識」的成長。例如,「孫弈秋」什麼苦、什麼羞辱都能挑戰、學習,唯獨「情感」、「交女友」卻懵懵懂懂,從戲頭到戲尾,一樣無知,毫無成長,明顯的避重就輕的不真實,難道華人男人的「性意識」永遠停留在李安「色,戒」裡不同性姿勢的激情嗎?
「伊莉莎白」從賣身三晚、10月懷胎,千里尋女,豪門鬥爭,最後重圓愛情婚姻夢,都必須經過一連串「性」道德的如履薄冰,若非有成熟的「性意識」為底蘊,任何一個錯誤的抉擇,會把人生喜劇變成豪門奪妻的悲劇。
《心火》在性愛鏡頭比英國的《烈火情人》與日本的《失樂園Lost Paradise》要含蓄優美的多,幾場性愛都是在「火光」(原英文片名即是Firelight)下進行,橘紅色屬於溫暖色系(見拙文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2)),火光下愉悅溫暖的的激情,只有在成熟的「性意識」下才能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