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防彈少年團上市帶來娛樂產業大躍進
利用鉅額資金再投資,搭上數位化順風車持續開展新事業
原文發佈日期:2020.10.23
原文作者:山川 隆義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取自防彈少年團官方臉書頁面
韓流K-POP代表—BTS(防彈少年團)所屬的Big Hit娛樂(Big Hit Entertainment)於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剛開始掛牌交易的市價總額約為8800億日圓,一度膨脹到一兆日圓。之後雖然股價跌落,但市價總值相當於數千億日圓,同時籌措到近900億日圓的資金。
關於防彈少年團,就算不熟悉K-POP的人也應該都有聽說過。
他們於2013年出道,韓國知名音樂製作人房時赫從業界知名經紀公司JYP獨立後創辦的Big Hit娛樂,正是背後的重要推手。
創下月銷售300萬張以上的CD銷售紀錄
防彈少年團去年發售的迷你專輯,單月銷售量超過300萬張以上的紀錄,聲勢銳不可擋。
過去的音樂界商業模式,主要為CD販售(過去是唱片),演唱會則是CD銷售宣傳活動的其中一環。但是現在,圍繞著藝人發展出演唱會、周邊商品、粉絲俱樂部、業配合作、遊戲等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
而這也構成了CD銷售之外幾乎大半的收益來源。
這種現象更是在近10年出現巨大的變化,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改變了藝人與粉絲的連結方式。
在過去,藝能事務所要掌握粉絲的資訊只能通過粉絲俱樂部。但是在這幾年,由於數位科技的進步,以前由紙張記錄的情報轉成數位化,讓藝人能夠更直接與粉絲接觸。
演唱會方面,藉由發行電子票券不只能夠掌握實際前來看表演的粉絲,甚至能夠獲得申請購票者的資訊。
而只要資訊數位化,也能掌握沒有註冊粉絲俱樂部的支持者資訊,即便在演唱會中出現新冠肺炎感染者,也能夠透過簡訊與在感染者座位周邊的觀眾取得聯繫。
另一方面,從申請購票、抽票、公布中獎名單、匯款等階段,就能在活動前掌握參加人數。進而精細預測出當天演唱會周邊商品的T恤尺碼需求,並最大程度減少庫存不足或是過剩的問題。
另外在CD販售方面,如果能夠知道是哪些粉絲會購買CD,就不需要透過中間商而直接把CD出售給粉絲。
數位化縮短藝人與粉絲的距離
如此,便也能夠降低販售佣金與節省宣傳費用。
換句話說,隨著數位化的發展,只要能夠知道粉絲是誰、重視粉絲經營、擴大粉絲數量,就能發展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
粉絲俱樂部這個概念,其實是來自於日本,原本在國外並不存在的一種系統。
日本的「粉絲文化」,從以前就存在於歌舞伎、相撲、寶塚歌劇等等,從以前就各自形成自己的粉絲俱樂部。花道、茶道、柔道、跆拳道等,也能視為某種粉絲俱樂部的形式。
只是,它們都是採用「類比訊號(analog signal)」的管理方式。
利用類比訊號來試圖掌握全世界的俱樂部會員資訊,具有相當高的困難性。如果在地球的另一邊擅自引用流派名稱而經營道場,正統流派是無法有效管理的。透過類比訊號的方式,藝人很難掌握地球另一邊的粉絲情況。
這次透過股票上市募集到900億日圓的Big Hit娛樂,雖然之後股價下跌,未來會如何方向發展,完全無法預測。但是獲得相當於900億日元資金的事實,卻有著重要意義。
筆者過去也曾經說明過,以BCG矩陣來表示演藝圈的商業模式,呈現如下圖。
握有防彈少年團這顆冉冉新星,雖然本身就可帶來現金流入,但若是加上外部募集到的900億日圓,就能夠投資更多的新人。蒐集來自全世界的樂曲,並能從排名順序中選擇最好的作品。
另外,演藝公司原本就擁有藝人與粉絲們建立連結的方法與基礎設備,現在加上數位化技術,進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平台也不再是夢想。
若是能夠提供藝人們與粉絲們直接取得連結的方法,商業規模將會成長為另外一個級別。而對藝人來說,利用事務所準備的方法與基礎設備,就能夠代為管理個人情報維護、安全措施等關於系統部分的繁瑣工作。
幾年前,筆者認識的韓國創投友人投資了Big Hit娛樂。
那時,只有小部分K-POP粉絲知道防彈少年團,在日本幾乎沒有知名度。筆者從友人那裡獲得了防彈少年團演唱會周邊之一的紀念保溼面膜。
朝氣蓬勃的韓國娛樂界
身為男性偶像團體卻販賣女性的面膜周邊,當時雖然令人大感意外,但是筆者聽友人說面膜在韓國卻大賣的消息。當時筆者完全無法理解,還將面膜送給公司裡其他的女同事,但那時誰也不知道防彈少年團是誰。
現在想想,如果當做紀念留下來現在就能夠跟別人炫耀了,筆者有些後悔。
電影《寄生上流》海報
另一方面,在第92屆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與導演等4個獎項的電影「寄生上流」的製作公司為韓國CJ娛樂。電影的CJ、音樂的Big Hit與韓國的娛樂界散發出蓬勃的朝氣。
CJ集團原本是食品製造領域的製糖公司,這又是另一個非常令人值得探討的話題。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2618,正式授權翻譯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