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話題物」到產品行銷的想像
跟一位顧問客戶討論他的新產品行銷,談到了這個家用產品的外觀設計;我給了他一個建議:除了功能性、美感、以及質感等基本條件之外,最好還能夠兼具「conversation piece」的功能。
主編註:往後本站提供免費閱讀的文章,在標題前會加註「FREE」,付費訂戶專屬文章則不另外加註,敬請查照。
英文中所謂「conversation piece」的意思之一,就是物品除了本身功能之外(甚至可能根本沒什麼用處),還可以用來引發話題;就讓我們暫時稱它為「話題物」吧。
在人與人之間往來交際時,如果是在諸如辦公室、或是客廳之類比較封閉的場合,好的「話題物」往往可以扮演關鍵的角色:
- 在完全陌生的對象面前,話題物可以扮演「破冰」的角色,特別是對方如果有類似的物品或喜好時更加理想。
- 在公務或談判對話時,話題物可以轉移話題或舒緩氣氛。
- 至於最高境界,則是這個東西可以讓物主在賓客面前吹噓一輩子。
最常見的話題物是繪畫、雕塑之類的藝術品,或是明顯來自某個特殊地方的紀念品;但如果是大量生產的消費產品,要能成為話題物就有些難度。
讓消費性產品成為話題物
包括特殊的用色(包括配色)、材質、造型、紋路,都可以列為考量;而本身的品牌和呈現方式、以及常見的跨界品牌聯名(例如筆電上放超級跑車品牌的標誌)也都是方法之一。
簡言之,產品外型除了符合功能美感、以及和周遭環境的對比或融合之外,在使用者心理層面的功能也應該列入考量。在不會大幅增加開模和機構成本的前提下,話題物的設計對銷售可能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