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戰略構想簡易版(4):海權點線面與美國的印太戰略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
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
「點線面。」
由各點的商港,形成全球貿易航線,交織出一個各國市場組成的面。貨物就像是血球,從另一個國家的市場面,收集到港口後,再從如航線的血管輸送到各個國家,由他國港口接收,由點、線、面再轉回線與點。
保護這個機制的,是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港口、機場作為基準點,用軍機與軍艦拉出一條航線,並由基地延伸畫出圓形的保護面。
更白話一點,就是廣建軍港、軍機場,讓美國的海空軍具有全球投射能力。為此,也需要海外陸軍駐紮的基地,讓反應時間降低。保護這個貿易機制,首重降低區域衝突,威懾地區的小國不要輕起爭端。其次為航線的一般航行安全與救濟,例如海盜問題。
所以,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是一種基於防止陸權侵害海權的措施。類似概念最早在二次大戰前就用來應付擴張的日本,戰後則拿來封鎖共產勢力於大陸中。
島鏈的建立與意義:第一島鏈缺一不可
二次大戰前,由於美軍沒有管到西太平洋,更沒有深入印度洋。二戰結束前東亞算日本,印度洋屬於英國,所以島鏈的概念很薄弱,美國當時重視的是與澳洲的聯繫。
因為投影法的失真,各位看地圖可能誤以為澳洲沒多大,請重新打開Google Earth,你會發現澳洲真的大到靠杯(哭爸khàu-pē)。不管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意義,美國都得要打通到澳洲的航行自由,若被日本截斷,日軍真的侵略整個澳洲,得到廣大的腹地,戰爭才會打不完。
二戰結束後,英國跟其它前西歐殖民母國放棄東南亞,美國海軍正式進入五大洋,狀況就完全不同。通過麻六甲的航線安全,瞬間上升到極為重要的程度,島鏈的出現與其說是防範共產勢力進入太平洋,更正確的說法是保護麻六甲到南海、台灣、日本的措施,整條島鏈失去任何一個部分,都會讓西太平洋防衛產生極大的缺口。
軍事部署基於以上的理由,維持日本的駐軍是第一要務,因為日本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階段,中國等大陸勢力無能渡海侵略,這讓真正可有可無的,是駐韓美軍。讀者請參考地圖,找到美軍在日本的基地,劃出海空作戰範圍,就會發現整個東北亞都在打擊區內,水下監聽陣列這些就不提,光是海空軍的行動自由就非常之大,相對中俄可以突出太平洋的位置就那幾個,美軍可以擁有在西太平洋絕對的優勢。
其次是菲律賓,也就是南海周邊的駐軍,但這相對日本來說重要性就降低不少,理由有幾個。第一,打開地圖你會發現,想走菲律賓的水道,如知名的二戰蘇里高海峽到雷伊泰灣,以及往南印尼諸島的位置,可以進入太平洋的位置太容易被偵測,受到攻擊也幾乎沒也機會躲,在現代雷達衛星發達的狀況下,腦筋正常的不會走這裡。唯一有用的是潛艇,但想要從這邊進入可以打擊美國的太平洋中部區域,補給以及滯留時間是致命傷。
換言之,要提供夠大的陸地,可以維持駐軍,提供港口與機場作為軍事用途的,只有日本、台灣、菲律賓。日本不用說,菲律賓到印尼則在地理上提供不了中國太多突破空間,唯一的大門只剩下巴士海峽以及宮古海峽。
水面上跟水面下完全不一樣,你得要考慮航程、射程等各要素,島鏈的另一個積極意義,在於縮小陸權進攻海權的時間,畢竟你若要繞過日本跟台灣,實際上就代表沒有作戰時間。
所以台灣人千萬不能覺得自己是個不重要的小島,在預警雷達、中長程飛彈滿地爬的現代,台灣的位置實際就站在掐住中國海洋貿易線的點上。
截圖自Google Earth
印太戰略攻勢防禦下,台灣地位正在上升
中國得不到台灣,從麻六甲北上的航線八成以上處在攻擊範圍內,正常的領導人都不可能視而不見。
島鏈的真正意義,並非單純消極地鎖死陸權,我們要從軍事角度去看,就會發現島鏈內是大陸棚,潛艦難以發揮真正實力,而現代飛彈的射程幾乎都可以涵蓋,代表攻擊方受到極大的箝制。而擁有太平洋航行自由的,攻擊角度的選擇就非常之多,這拿去二戰來說,就是德軍在攻下法國前,海軍基本上對英國沒有任何威脅,因為出海口就只有那一個,取得法國沿岸基地後,潛艇就能自由進出大西洋,狀況就完全不同。
故印太戰略是強調點線面的線,但本質是一個以日本、關島、夏威夷幾個基地拉出的控制區。現在最重要的,是形成一個以台灣為新獨立區的概念,這是為何要積極販賣台灣武器的理由之一,若台灣可以完全承擔台海周邊的防務,美軍的壓力就會減輕,可以專注在輔助與南海控制上,作為南海袋口的台灣,要自己有這個認知。
回到最初,美軍的部署是怎樣?我們已經可以肯定的說,日本為主基地的態勢不會變,但在確定台灣本土意識高漲的狀況,不需要擔心換總統就立刻換國旗的前提下,台灣作為島鏈中心點的地位正在上升。
這不是防禦而已,我們要認知到,出了什麼事情,美軍的印太戰略是希望台灣可以擔負攻擊任務的,從新進跟未來可以獲得的武器,很明顯可以說明這點。
從這些地方就能看出,南海的地位正在下降,這是因為中國的補給能力限制,在真正會發生激烈衝突的狀況下,解放軍的海軍不可能有餘力支援南海,印太戰略在這條延伸過麻六甲的航線上,是一種全面攻勢的防禦策略。不再切割太平洋跟印度洋,而是明確把主要航線納入防禦範圍,代表之意義絕對不同於「重返西太平洋」等等泛泛之詞。
更可以說,美軍在印太戰略上的部署,將不再會有主攻跟佯攻,主力與側翼,而是每一個點都可以當主力。
打造盟邦對抗中國的區域平衡
各位一定很難懂,所以這邊稍微補充一下,這是一種整體盟軍的防衛戰力,與可能侵略的大陸勢力相比,每一個防守區域都實力差不多的狀況。
這不是絕對意義,是相對意義,例如南海最南端,中國解放軍海軍可以進攻的能量就不足,維持巡弋的時間就不夠,要投入更多的艦艇才能做到,此時南海周邊相對貧弱的小國,只需要用較少的軍隊,即能起到最大的效果。最北端的日本,實際上就是美軍協防,中國若要達成與南海相同的戰果,等同全軍要壓上才有一絲可能。
這是把自己與盟邦軍力切割整合,讓每一支軍隊的相對敵軍壓力均等的狀況,你絕對不能只用各國數量多寡,去評判重要性的優先。在預計第一艦隊重建的今天,就很明顯確定印太戰略的本質,將不再是以島鏈拴住大陸國家的脖子,而是要用南海到日本的航線,去緊緊勒住直出血痕。
下周來談談中國的,不過筆者還是要先把話說清楚,台灣自己要搞清楚狀況,不要再天真的和平主義了。二戰後75年,人類歷史上沒出現過這麼長的時間,沒有強權之間大型戰爭發生。
很幸運,但這跟地震的道理一樣,累積越久震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