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聽過一位仰慕已久的劇作家分享創作生涯,當時很受感動。不過隨着疫情和生活壓力,難免遺忘感動的初心。現在再次回想過來,發覺能給予我不少力量,藉此分享給其他對創作有熱誠的朋友。

劇作家談及處於這個躁動不安的時期,如何繼續創作、完成工作項目。相信對許多創作者、思考者、感知者來說,都是身處這個時代的關鍵問題。而劇作家也說到,創作者身處這個時代是很痛苦的 — — 常常會自我質疑,是否在書寫最重要的事物,也就是現正發生的事。但現在的我們真有能力回應現在發生的事嗎?或許有些人能,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沒辦法就在事情發生的現在,掌握到最真摯、最深層的情感。我們都需要時間去沉澱和再思,真正觸動我們的是甚麼,我們真正關注的課題是甚麼。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忍不住被現在發生的事情牽動情緒,影響似乎必須在現在或短期內完成的工作。所以,創作者需要提醒自己,為何你會創作這個題目,你創作的初心是甚麼。反思你的動機與初衷,有助你明白,其實你也在回應重要、有意義的事。

作為一個經常反思自我的人,不免會落入自我懷疑的循環,質疑寫作能否文以載道、是否有意義或價值。但我慢慢了解到,創作的意義,不只體現於傳播訊息予他者,也體現於個人的整理、塑造與展現。當然,帶有公共性的創作會比傾向私密、個人的寫作來得更有影響力,當下也似乎相當需要及必要。但我發現,平衡兩者對創作者自身似乎更有助益。至少對我來說,每每追求「公共性」,就像抽乾了我的力氣,甚至讓我難以動筆。偶爾寫一些相對抽離的文章,反而可以保存內心的力量,讓我可以在稍後的日子重新歸隊。

另一方面,我也懷疑不斷強硬地傳揚某一種價值觀的果效。過往基於情感的躁動,也禁不住用粗糙、緊迫的語言,直接描畫發生在此時此刻的事。回過頭來,這些文字似乎只是紀錄着我躁動的情緒,卻不能感染他者或帶來反思,無法為當下的經驗創造昇華與轉化。我明白到價值觀不應透過一些空泛的詞彙去勾勒,而應從行動中體現。光談價值,只會讓言說變得蒼白無力,無法走進人心。

寫作固然也是一種行動,但寫作的課題與方式、寫作背後的觀察與思考,都是構成行動的基石。有時,寫或不寫某些話題,也是創作者的價值體現。這不是說記錄時代、回應時代就無意義或稍遜一籌,只是,我們都需要承認個人局限。我們不可能熟悉社會的每一個面向,也不可能受每一個話題觸動。創作者既是當下現狀的經驗者,同時也是觀察者。假如只會乘着時代的趨勢而寫作,會不會反而錯失創作者最寶貴的觸覺與初衷呢,這是此刻我反省到的事。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寫作,可以給我一些讚賞,謝謝!你的讚賞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歡迎每月定額支持我的寫作,讓我們在寒冬中互相守望,彼此送暖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