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的轟轟烈烈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的新聞頭條;德國各州在「封城」後,對疫情規範手法有不同意見,民眾上街針對右派保守做法抗議的轟轟烈烈;同時,台灣各黨派對中天能不能取的換照資格也炒得轟轟烈烈。

在德國看美國大選,所有新聞台和外交政治人物幾乎一面倒的不希望川普當選,從記者問問題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令我覺得耐人尋味的問題,是在選情明朗化之後,某主要新聞台記者問現任德國副總理,同時是明年總理選舉SPD黨候選人的Olaf Schulz:「我們可以從這次的選舉中學到些什麼?」他說「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民兩極化的分裂,這是我們在德國要小心避免的。」

在選舉結果尚未明朗化前Olaf曾說:我們感謝美國在戰後幫助德國重新建立民主系統,美國的政經狀況會一直對德國有一定的影響,而我們也希望一直和美國保持兩好的夥伴關係。 而在選況漸漸明朗後,他也曾很有自信地對媒體(Die Welt)表示:「美國和德國的關係一定會慢慢好轉。」總是正面呼籲,積極維護德國利益的他,在回答「我們學到什麼」的話題時,我聽到的是對自己國家的反思。

在德國似乎沒有人想到這次大選競爭會如此激烈,兩派候選人皆創下歷史新高的得票數,在好幾個州兩黨得票數都呈現49%比49%的膠著狀態,再深一層看到參議院,也是呈現膠著(至11月8日止,共和黨得48席、民主黨46席。)這樣的選舉結果展現的是這個國家人民的分裂性,兩群人馬各自活在各自的同溫層,不但美國人自己覺得「無法理解對方黨派」的支持者,德國人也發現了。德國人講政治利益,也提到如果拜登可以讓美國重回NATO,重新和德國成為政經合作夥伴,是最好的;但是選舉的結果展現出來這樣嚴重的分裂,卻也讓德國勇敢地提出反思的必要性。

另一個故事:是在上周總理梅克爾和各州長宣布封城記者會後問答。

一名記者砲火連連,和我習慣的台灣的記者會也挺像,只是可能德國人無法手足舞蹈的表現出激動或憤怒。他問:新聞稿中第一句就提到,儘管過去各州做了許多措施,今天看到的是每日不斷新增的案例,所以得加強管理。這個意思是說之前的政策不好嗎?是說之前就應該執行「封城」這樣的措施嗎?

梅克爾的回答總是以社會共同體為原則,也沒看過有她無法處理的問題。讓我驚訝的是,她回答時也毫不避諱背後的政治考量,好似「政治」是一個在做決策時本來就應該被考慮的因素之一。

die politische Acceptanze war nicht da.

她說:首先我們共同的目的是讓幼兒園繼續開著,讓父母可以「正常」在家上班。其次,我們明白,政治上,不同團體在之前並沒有達到共識,並沒有認為有必要再次封城;這樣的政治接受度不到位(die polotosche Acceptanze war nicht da),當時誰也無法做這個決定。今天(記者發佈會當天),每個(政治)團體都覺得這個疫情的肆虐到了一個節點,一個「封城」對各州來說都是個正確決策的時間點,我們才有辦法一起對外宣布。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政治接受」這個說法,也是我第一次覺得,政治正確定沒有什麼好避諱。政治為管理眾人之事,政治正確表示用正確的方式管理眾人之事,顯而易見是必須存在的事實,為什麼要避諱?  

政治成熟度如此令人服氣。

偷偷轉個鏡頭看台灣,雖然我看的還太淺,但我總覺得台灣政治的決策,若有一個不小心的疏漏,就會被反對團體詬病,雖然反對團體提不出更有建設的建言,也不一定能夠做的更好。什麼時候,台灣的社會和政治也可以走向一個高度,以「台灣共同體」來考量,以社會共同利益為前提,而不以黨派團體之爭為吸引鎂光燈的手法?

前陣子蔡英文在IG和臉書上徵求大家想說的話,我也就默默的把我的想法寫了下來,我不知道她會不會聽到、看到,但是這真的是我從觀察德國政壇到目前為止的心得。

以下:

【如果您還可以做些什麼的話,我期待您可以從你的團隊做起,想辦法整肅台灣政治的風氣。看到前總統們對現任總統在社交媒體上的批判,先不管內容,我想到的是為什麼這樣的對話不能發生在面對面的談話中?為什麼都已經是“前總統”的高度了,還淪落到這樣的行為,譁眾取寵?為什麼台灣的政治風氣是這樣子的?

反觀德國,每個黨派都有各自的論點和立場,有對立,有互相不能理解,但是總是做到尊重。再看看美國,在川普之前的幾任總統,不管是哪個黨派,若有整體站在國家立場不同的論調,也總可以私下會面討論,而不是為了什麼黨派或個人知名互相『廝殺』,對人的基本尊重是政治生態的基本。

什麼時候,台灣政治人物的普遍水準也可以做到這樣的高度,可能要靠有氣度的領導人領頭開始。我理解這和選舉制度,和一般民眾的公民教育養成也有關係,改變不會一蹴即成,但是我期望,從您和您的團隊身上看到往這個方向前進的第一步。】

最後這個問題給每一個人:這些話題對你來說,是政治事件還是社會問題?還是其實你沒什麼太大興趣?遵守著「沒事不要碰政治」的古訓?(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