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目的不清的制度,其實是效率殺手/傅瑞德
這兩年協助新創公司時,經常會碰到這個狀況:公司創立不久、而且有一些資源之後,就嘗試建立「完整的決策和簽核機制」,將公司的內部流程開始系統化。完整的決策、簽核、流程系統化機制當然都沒有錯;但微妙的是,這些元素的組合往往會暴露出一些問題。
在瞭解這些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釐清一些概念:
- 「決策」和「簽核」是兩種不同概念的機制。
- 無論決策或簽核,「流程」背後的重要隱含意義是「分層決定、分層負責」。
- 這類機制設計的目的,原本是在於提高效率,但最後往往卻成為效率殺手。
決策與簽核是不同的概念
簡單的說,決策是進攻、簽核是防守。決策決定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要做什麼樣的品牌、要發展什麼產品、要舉辦什麼樣的活動、要聘用什麼樣的人才等等。
從上面舉的幾項例子來看,就很容易發現,這些事情除了最高位階的執行長之外,都需要行銷、業務、研發、人事等等不同的專業,所以分工、尊重各單位的職能與主管,原本就是常態。只是因為工作涵蓋範圍的大小、預算的多寡、以及橫向聯繫的狀態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做決定的位階職等也有所不同。
簡言之,決策多半是為了將「未知的事情」、「開(財)源的事情」變成準備執行的計畫。
另一方面,包括財務、總務、人事、計畫執行之類的簽核,則是幫「已知要做的計畫」把關、或是「做節流的事情」。
在比較積極的公司中,往往執行長或高階主管會拼命「踩油門」,而簽核單位的工作則是適時「踩煞車」,避免跑錯方向、浪費資源,其次才是帳務稽核、防弊之類的事務。
稽核並不是不重要,對公司的發展而言,這已經是不必再多強調的基礎;但如果機制的建立是以稽核防弊為第一優先,對新創來說就不免有點本末倒置了。
若您未曾訂閱本專題,1/06 23:59 前限時優惠只要 𝟏 元,點此來手刀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