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stantin Eggert
2021-01-13T16:18:42.320Z
1991年1月13日在立陶宛,苏联军人正在逮捕一名示威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从大厅地板上捡起一件外套和一条围巾。当我把围巾戴在脖子上时,我惊讶地发现是湿的,便又脱了下来,围巾沾满了鲜血",讲到这一幕时,鲍伊泽特(Nijolė Baužytė)的声音至今仍在颤抖。她谈到了维尔纽斯1991年1月12日至13日的那个夜晚,如今也被称作"维尔纽斯流血星期日"。

鲍伊泽特回忆说,她当时想要不惜一切代价通知立陶宛议会以及议会主席兰茨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告知他们苏联士兵占领了广播中心的情况。

与此同时,整个立陶宛都看到了从演播室传来的这些影像:当时,布切利特(Eglė Bučelytė)正在主持节目,主要是介绍与维尔纽斯居民相关的新闻--坦克和装甲车正在驶向哪里,哪里听到了枪声,哪里需要医疗帮助、志愿者等等。突然,一名苏联士兵冲进演播室,将镜头转向墙壁,然而播送持续了一段事件,很快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些影像。

1991年1月11-13日,苏军在维尔纽斯占领行政大楼和通讯中心

戈尔巴乔夫的最后通牒

鲍伊泽特、布切利特以及其他立陶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这场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在这场事件中,日薄西山的苏联政权试图用武力阻止苏联解体。

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在苏联推进"改革与开放"(Perestroika und Glasnost),但这恰恰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所有问题与矛盾,并引发了强烈的独立运动风潮,特别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因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三国1940年被纳入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兰茨贝吉斯领导的民族组织"萨尤季斯"(Sajudis)在立陶宛议会选举中胜出,其目标是脱离莫斯科独立。当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是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先宣布独立的。对此,莫斯科对立陶宛进行了10个月的燃料封锁,试图让其放弃独立,并愈加以武力相胁。

"不能与平民作战"

1991年1月11日,苏军开始在立陶宛占领行政大楼和通讯中心。立陶宛议会主席兰茨贝吉斯呼吁人们走上街头,保护议会大楼、广播中心、电视塔和通讯中心。

在维尔纽斯,民众走上街头,组成人盾守卫电视塔

当时,苏联军官塔尔哈诺夫(Vladimir Tarkhanov)是苏联军队中唯一公开谴责克里姆林宫军事行动的人。他回忆说:"我要求士兵们不要离开军营。我对他们说,我们宣誓捍卫的是国家安全,而不是与平民作战。我当时不是以军方负责人的身份这样讲,而是以一名俄罗斯军人的个人身份。"

莫斯科也很清楚,不能仅依靠驻立陶宛的部队。因此,来自俄罗斯普斯科夫的伞兵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也称"克格勃",KGB)的特种部队被调至维尔纽斯。他们的任务是阻止立陶宛领导层通过电视和广播向民众传达信息。占领维尔纽斯的电视塔和市中心的广播中心是第一步,此后计划对议会进行强攻,并逮捕立陶宛领导人。

然而一切并没有按照苏联的计划进行。在1月12日晚间,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播中心、电视塔等公共设施前,围成人盾守卫。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被杀"

当时,丹麦记者罗斯(Flemming Rose)在一家维尔纽斯高层酒店的最顶层跟踪、记录了这一事件。罗斯对德国之声说,他在电视塔那里看到很多人,"很多人处于恐惧中,有些人在哭,因为他们意识到(苏联)部队已突破了封锁、占领了电视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被杀,是被伞兵射杀的。"

与此同时,鲍伊泽特成功离开了广播中心大楼。这里没有人丧生,但有人受伤。她来到了议会大楼门前,但进不去。手持棍棒和猎枪的志愿者正在守卫大楼,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她回忆说:"我跑到了旁边的音乐学院,那里有电话。我把手放到裤子兜里,好神奇!我发现兜里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兰茨贝吉斯的电话号码。

鲍伊泽特给这位立陶宛议会主席打了电话,告诉他有关广播中心的占领情况。更重要的是告诉他,有一名苏联军人丧生。鲍伊泽特说,"我认为,他(苏联军人)是被其同伴误杀的。后来苏联官媒报道称,这名军官被广播中心捍卫者杀死,但大楼里根本没有人开枪。我看到士兵们在大楼里引爆多个烟雾弹,以造成这里曾经发生战斗的假象……广播中心里没人有武器,我发誓!"

苏联解体的前兆

莫斯科没有预计到这样悲剧的转折。最终,克里姆林宫没有发出强攻立陶宛议会的命令。这让立陶宛免于大规模流血事件。同时,苏联领导人的所作所为受到国际社会谴责,时任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在当天飞往爱沙尼亚的塔林。

在塔林,叶利钦会见了宣布脱离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的领导人,向他们保证将全力支持。

如今,维尔纽斯的电视塔前竖立着纪念碑

在维尔纽斯,人们为在保卫电视塔时丧生的14人举行了盛大葬礼,很多人还对那一天记忆犹新。人们记得,那位名叫洛蕾塔(Loreta Asanavičiūtė)的姑娘穿着白色的裙子,躺在棺材里,就好像要准备参加圣餐或者婚礼一样,她是14人中唯一的女性。记者罗斯回忆说:"来了成千上万人。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立陶宛是无法被征服的。"

在这期间,苏联军官塔尔哈诺夫接到了很多电话。因为苏联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说,在立陶宛没有拒绝执行命令的军官;这是立陶宛人编出来的。塔尔哈诺夫说:"我的亲人和朋友立即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还活着,一切还好吗。然后,我要求在立陶宛议会上发言,我被邀请过去,走到讲台前,展示了我的身份证件,展示了我是真实存在的。"

那之后,塔尔哈诺夫又被邀请到总参谋部,要求他对着媒体否认之前所说的话,而他拒绝这样做。他最终被苏联军方开除,而在1991年12月25日,他曾宣誓效忠的苏联也正式宣告终结。

事件后续

在立陶宛,有针对一月事件的两起诉讼。其中一起诉讼在2019年告终,包括前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Dmitry Yasov)和苏联驻维尔纽斯驻军司令乌肖普奇克(Vladimir Ushoptchik)在内的67人被判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判处不同刑期的监禁。当然,他们都缺席。

作为证人的戈尔巴乔夫也没有出庭。实际上,只有退休上校梅尔(Jurij Mel)因为2014年在立陶宛的私人旅行中被捕,并且被判入狱。

当年立陶宛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兰茨贝吉斯在接受德国之声电话采访时说,"这个法律诉讼不仅对立陶宛具有象征意义,它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谴责共产主义本身及其意识形态和实践的诉讼。这或许能为俄罗斯人提供未来参考。"

前苏联军官塔尔哈诺夫(图)获得了立陶宛的一个重要奖项,他和妻子留在了立陶宛

塔尔哈诺夫获得了立陶宛共和国的一个重要奖项。他和妻子留在了立陶宛,住在维尔纽斯附近的东正教社区,他在该社区担任主日学校的负责人。

记者罗斯成为了欧洲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言论自由运动人士。作为丹麦《日德兰邮报》的负责人之一,他2005年决定印刷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极端主义基地组织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判处他死刑。

鲍伊泽特现在已经退休了,住在维尔纽斯。她保留了广播中心员工在开始和结束工作时的签名册,里面也包含着那个对她而言可怕而难忘的夜晚。她说, "在我的记忆中,我一次又一次回想着那一夜。"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30年前那次牵手:呼吁自由和独立的人链

德-苏协定牺牲品: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人链:8月23日,希特勒-斯大林互不侵犯条约签署40周年纪念日之际,近200万波罗的海国家民众组成人链,横贯苏联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当年,根据这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被划归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现在,波罗的海人民要求自由。
无法预计的风险:这里是总长超过600公里的人链的一段,当时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首都——维尔纽斯。波罗的海人嗅到了的时代变革的信息。但当时无人知道,苏联掌权人对示威会作出何种反应。不过,波罗的海人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街道的力量:反响巨大:所有阶层,不分男女老少,都走上了街头。地方上的共产党官员们也加入其中。邻居们拿来食品,秩序维护人员指挥交通。19点整,多达200万人手牵手组成世界上最长的人链,肃立一刻钟。画面传向了全球。
想到了巨变:这是向往自由的一刻钟,写下了“波罗的海道路”历史的一刻分钟。组成人链的波罗的海人挥舞遭苏联禁止的旗帜,吟唱故乡老歌,直至夜深。人们意识到:这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独立看来的确有了可能。
莫斯科处于守势:1989年时,波罗的海三国居民加起来总共800万。竟有200万人走上街头,显示了这一事件的意义。莫斯科未诉诸武力,但极力淡化这一人链的意义。然而,从长期看,苏联毕竟无以对付波罗的海人的自由愿望。1991年,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重获独立。
为奇迹转一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大教堂和独立钟楼之间,一块石头嵌入地面,石块上刻有彩色玻璃字母,组成一词“Stebuklas”(奇迹)。这一石块标志着当年从维尔纽斯直到塔林的那个波罗的海人链的终点之一。谁若想许个愿,可站到石头上,一边许愿,一边转上360度。
德国的最长人链:在有波罗的海道路前,人链作为一种抗议标志就已经出现过。1983年,在德国,估计数字为40万的和平运动支持者走上街头,组成人链,阻止北约的双重决议在德国部署新型美国导弹。该人链长约10公里。
针对中国导弹的台湾抗议:欧洲以外地区,也出现过表达政治意愿的人链。2004年2月,为抗议中国导弹威胁台湾,200万台湾人组成500公里长的人链。受到波罗的海人激励的这一俗称的“手牵手集会”从北部的基隆一直延伸到南端的佳东。
香港人冀望奇迹:在波罗的海人手牵手抗议25周年之际,香港的示威者们也计划组成尽可能长的人链。他们也想由此表达自由的不可侵犯,强调香港与內地不同的“特区地位”。要是北京政府因此作出让步,那将是一个奇迹。历史上,有时会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