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登记人口首次下滑地方政府“给钱给房帮还贷”刺激生育
韩国登记人口数量史上首次出现下滑趋势,各地方政府纷纷颁布紧急措施,刺激人口增加。

据韩国行政安全部1月3日发布的登记人口数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人口总数为5182.9023万人,比一年前减少2.0838万人(0.04%)。这是韩国登记人口数量首次出现减少。分析认为,韩国已经出现死亡人数多于新生儿数量的“死亡交叉”,而低生育率和结婚率下降是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人口减少不仅给中小城市,也给大城市拉响了警报。
随着“人口断崖”问题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韩国各地方政府纷纷颁布各种政策以刺激人口增长。一些地方宣布免除新生儿家庭的住房租金,并大幅提高生育奖励金额。
“生二胎可全额免除住房租金”
忠清南道决定为结婚不到两年的年轻夫妻提供“更幸福住宅”,规定入住夫妻如果生育两个孩子,可以获得租金全免的优惠。而且,此类住宅面积比普通的租赁住宅更大,最大户型为59平方米(17.8坪)。
符合条件的夫妻只需缴纳3000万∼5000万韩元押金,即可根据住宅面积按照每月9万∼15万韩元不等的租金入住。生育头胎后,月租金可减免50%,生育二胎后月租全免,租住时间最长可延长至孩子出生后的10年。忠清南道计划2022年前在辖区内推出1000户“更幸福住宅”,道知事梁承晁表示,“希望忠南特色的‘更幸福住宅’能够给那些犹豫着不敢结婚和生育的青年人带去新的希望”。
蔚山市计划从今年4月份起向新婚夫妻提供公共租赁住宅租金和物业费补贴,最高每月补贴额度可达35万韩元、最长补贴10年,希望通过帮助新婚夫妻减轻住宅费用负担以解决低生育问题。蔚山市一年的新生儿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1.14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7500人。
政府帮生孩子的家庭偿还1亿韩元银行债务
忠清北道堤川市推出了“三快住宅资金援助”计划,最高可为生育孩子的家庭提供5150万韩元购房贷款补贴。按照这一计划,婚后贷款5000万韩元以上购置房产的家庭在生育一胎、二胎、三胎后分别可获得150万韩元、1000万韩元(2年内分四次支付)、4000万韩元(4年内分八次支付)贷款补贴。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最高可为生育三胎的家庭偿还5150万韩元购房贷款。
没有房贷的夫妻在生育一胎、二胎后分别可获120万韩元和800万韩元生育补贴,生育三胎及以上者,可以获得3200万韩元补贴,补贴支付方式与住宅贷款补贴相同。
庆尚南道昌原市计划推出“结婚梦想贷款”,规定结婚时贷款1亿韩元的夫妻在生育一胎后可以免除贷款利息,生育二胎后可减免30%贷款本金,生育三胎后可免还所有贷款。昌原市相关人士说,“这一政策参考了匈牙利的经验,匈牙利人口曾经每年减少4万人,在颁布类似政策后,结婚率达到了30年来的最高纪录”。
釜山市计划为贷款1亿韩元的新婚夫妻提供与贷款利息相当的300万韩元补贴,为43周岁以下的一人独居青年提供每月10万韩元补贴。
忠清北道报恩郡从2018年开始为生育三胎及以上孩子的产妇缴纳养老保险,由郡政府代为支付每月10万韩元的保险费用,缴费时间20年,合计2400万韩元。多胞胎妈妈从60岁起可以领取。
青阳郡把生育奖励金额提高至3000万韩元
一些地方政府还大幅提高了生育奖励金额。忠清南道青阳郡决定从今年起为生育头胎、二胎、三胎、四胎的家庭分别提供500万韩元、1000万韩元、1500万韩元、2000万韩元生育奖励,生育五胎及以上者可获3000万韩元奖励,奖励金额创下全韩国之最。在去年之前,生育头胎、二胎、三胎、四胎及五胎以上者的奖励金额分别为100万、200万、500万、1000万和2000万韩元。青阳郡守金敦坤表示,“生育奖励能够增强人们生育孩子的动机,很有必要”。青阳郡面积约为首尔的80%(480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3万人。
江原道麟蹄郡从去年开始将生育头胎、二胎、三胎的奖励金额分别从50万韩元、70万韩元和100万韩元提高到200万、300万、500万韩元,把生育四胎及以上的奖励金额从30万韩元提升到700万韩元。从去年开始,在麟蹄郡生育四个孩子的家庭可获奖励金额从原来的350万韩元大幅提高到了1700万韩元。
仁川江华郡从今年开始将生育头胎、二胎、三胎家庭的奖励金额在500万、800万、1300万韩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300万韩元,全南高兴郡此前仅为一胎和二胎家庭每月提供20万韩元生育奖励、为期两年,现在决定将奖励覆盖范围扩大到三胎家庭,每月奖励金额也提高到30万韩元,为期两年不变。
大田等大城市也加紧颁布政策刺激人口增加
建市以来首次出现“人口死亡交叉”现象的大田市最近推出“增加1万人口”运动,计划首先面向辖区内19所大学住校生开展“劝留”工作,设法把他们留在本地落户。大田市表示,去年本地死亡人数7663人,新生儿数量7591人,人口自然减少72人。

各地方政府强调,低生育和老龄化并非仅凭地方政府之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低生育和老龄化等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亟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制定方案。
忠清北道相关人士说,“目前我国人口已经出现自然减少现象,想要显著增加登记居民人口,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停止各项预防低生育问题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