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T06:04:21Z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月4日-8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朝令夕改,纽交所决定继续推进让中国三大电信营运商退市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周三表示,正计划推进让三家中国电信公司退市。在美国财长周二告诉纽交所总裁,他不同意纽交所撤销让这三家公司退市的决定后,剧情再度反转。

--《焦点》美国将发布新指引,敦促企业遵守中国投资禁令--消息人士

据三位知情人士和路透看到的一份文件副本称,美国国务院计划最早于周三发布一份简报,敦促美国投资者遵守一项禁止对涉嫌和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进行投资的行政命令。

--《焦点》特朗普政府考虑将阿里巴巴和腾讯列入投资黑名单--消息

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将科技业巨擘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列入一份据称由中国军方所有或掌控的中国公司黑名单,此举可能导致拜登上任之前中美关系更加紧张。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坚决支持中国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特朗普政府考虑扩大中国投资禁令,须在11月11日前剥离头寸--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官员计划于周四下午开会,讨论扩大对中国投资禁令。该行政令禁止美国人投资据信有军方背景的中国公司。

--12家中国公司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场外交易平台交易

主要场外交易平台运营商OTC Market周四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的规定,将禁止12只中国证券在该平台交易,进一步限制美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资产。

--特朗普签行政令,禁止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个中国软件相关的交易

美国白宫表示,总统特朗普周二签署一项行政令,禁止与中国多个软件应用相关的交易,包括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这导致在总统当选人拜登本月就任前,美中紧张关系升温。

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称,“这是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外国企业的霸凌霸道霸权行为的又一个例证,是损人不利己的。中方当然将采取必要措施来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蓬佩奥称考虑制裁香港拘捕行动参与者,中国外交部: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考虑制裁香港大规模拘捕行动的参与者,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并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美方必将为其错误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国务委员王毅:中美关系来到新十字路口,望美新政府重拾理性重开对话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最新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已经来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开新的希望之窗。希望美国新政府重拾理性,重开对话,两国关系重回正轨,重启合作。美国全面打压遏制中国、企图挑起新“冷战”的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两国人民利益,也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危害。

--中国国防部回应美国通过“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坚决反对并提出严正交涉

关于美国1月1日通过包含多项涉华条款的“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国国防部表示,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不得实施法案中有关涉华条款”。

--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料2%左右,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体--统计局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表示,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2%左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将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积极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宏观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中国国常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通堵点,通过印花税法草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并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纳入法律规范。

--中国财长: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周二详解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表示,积极财政的“更可持续”主要是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要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分析》严竣收支压力羁绊,中国积极财政料带着镣铐起舞

政府过“紧日子”,让人民过好日子,中国财长刘昆详解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时作出上述表述。只是当前疫情仍在反复,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及过度依赖赤字和债务难以为继,社保缺口不容忽视,严竣的收支压力正限制着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腾挪空间。

--中国稳外贸稳外资压力还很大,将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 --商务部长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表示,当前稳外贸稳外资压力还很大,今年将在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提升质量上下功夫;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

--中国住建部长: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数据:财新12月制造业PMI自10年高点回落,扩张仍强但价格攀升需警惕

最新公布的财新制造业PMI呈现与官方数据相似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在2020年年末保持扩张但增势略有放缓;财新PMI自上月的10年高点滑落,但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创下近三年和两年半高点,原材料价格快速攀升需持续关注。

--中国数据:财新12月服务业PMI高位趋缓,扩张力度仍强但通胀压力隐现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从新冠疫情中持续复苏。财新2020年12月服务业PMI虽自逾10年半次高回落不及前两月,但仍是过去10年来的高位,供需均保持扩张;但服务业投入和收费价格高企,后者升至近13年新高,通胀压力隐现。

--中国发改委: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不合理收费,严禁实施垄断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节不合理收费,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对其中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项目,制定完善成本监审和定价办法;对实行市场调节的价格或收费,严格规范经营者收费行为,严禁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实施垄断行为。

--中国商务部等发文促消费:鼓励增加号牌指标投放等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为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中国商务部等12部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释放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有关城市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加大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的信贷支持。

--中国央行: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中国央行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将放宽对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

--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

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该办法自今年2月1日起施行。

--中欧投资协定定案,料使欧洲企业增加在中国的并购交易

多位律师及银行业人士表示,在中国与欧盟上个月谈妥一项投资协定之后,欧洲企业料将寻找中国资产,主要关注保险、医疗保健及汽车等领域。

--WHO专家未获准前往武汉,中国外交部称双方正在协商“可能有误会”

世卫组织(WHO)专家尚未获得许可前往武汉对新冠病毒起源展开调查。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三表示,溯源问题非常复杂,为了确保国际专家组来华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履行必要的程序,并且做出相关的具体安排,目前双方还正在就此进行协商。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下周三访台,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玩火者必自焚” 美国驻联合国使团大使Kelly Craft将于下周三至周五(13-15日)访问台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表示,提醒美方,“玩火者必自焚”,美国必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沉重代价。

【金融】

--中国央行: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央行日前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表示,今年要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完善风险防范处置长效机制,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

--路透调查:中国1月政策预期仍稳如泰山,长期资金展望“风光独好”

2021年第一期汤森路透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显示,对于1月货币政策,降准预期虽再次浮现,但持有这种判断的机构占比极低,未能成大势;价格工具方面,包括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逆回购,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则毫无变动预期。总的来说,元月货币政策展望继续稳如泰山。

--中国央行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继续温和调控人民币升值压力

继去年12月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回归中性,中国央行和外管局周四晚间再次将企业参数下调至1,继续释放温和调控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信号。

--中国央行12月开展199.9亿SLF操作创逾半年新高,PSL余额七个月连降

中国央行公告称,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0年12月开展了共199.9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该规模创逾半年新高,期末余额为198.4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少数村镇银行劣变为高风险机构,应推动改革重组及风险处置

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发文称,受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机构,严重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督促主发起行落实风险处置牵头责任,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加快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强化风险处置。

--中国央行研究文章:金融监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在“央行政策研究”栏目刊登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局长陶玲的文章称,正确把握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金融监管要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宗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原中国工行行长谷澍将掌舵农行,为四大行最年轻董事长

按资产计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董事会全票通过,选举谷澍为该行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其担任农行执行董事且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后生效。

--中国监管机构力图遏制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活动继续减弱--穆迪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新发表的报告称,估计2020年前三季中国内地影子银行资产增长了7,000亿元人民币,但因内地经济增速从新冠疫情中迅速恢复,其占名义GDP的比例基本持平。此外,随着中国政府仍注重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影子银行活动的整体下滑趋势仍在继续。

--《特写》中国小微企业复苏基础不牢,“应延尽延”的贷款政策到底怎么延?

在中国西部某省会城市做小本生意的老胡近一段时间心情较为低沉。农历新年日益临近,本指望趁着年货采购潮生意能有所回暖,但没想到,考虑到疫情可能将在冬季恶化,当地消费主力--外地打工者大多提前回乡,以应对可能的隔离和封城措施,其生意也愈发清淡。

【固定收益】

--《分析》新年首周防“漫灌”中国央行大力“抽水”,逆回购低量坚守仍传善意

新年伊始,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首周净回笼达5,050亿元人民币,创下两个月来高点,以回收上年末投放的超量流动性,但市场宽松大局并未改变。而且不论资金供给如何充盈,央行始终维持逆回购操作坚守不退,继续明确传递政策善意。

--《市场热谈》中国城投发债有望分档管理释收紧信号,把好入口防患未然

中国去年末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开始让监管层更加注重把好“入口关”。最新举措是证券交易所有望对城投发债进行分档管理,划入指定类别的发行人将被暂停受理发债;虽然是否仅以行政区域等为划分标准还不确定,但这类债券发行收紧的信号已经较为明确。

--《图表新闻》升值和中美利差“西风”助力,2020年境外机构爆买人民币债券超万亿

2020年的中国刚暂时摆脱中美贸易争端,转头又遭遇新冠疫情冲击,但国内资产的吸引力却并未降低。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去年二季度以来中美利差不断扩大,且人民币持续升值,境外机构纷纷加仓人民币债券,全年累计增持规模逾万亿元人民币。

--2021年外资流入中国债市规模将达到1.3-1.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渣打

渣打银行发布报告指出,在发达经济体央行持续量宽,中国国债纳入国际指数、人民币前景乐观等因素推动下,2021年外资流入中国债市规模将达到1.3-1.5万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而2020年外资流入规模约1万亿元。

【外汇】

--《焦点》中国外储2020年末规模创逾四年半新高,美元偏弱估值效应不减

2020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回到2016年4月以来高位,分析人士认为,这得益于美元持续偏弱带来的正面估值效应,也包括基本面和利差优势带来的资本流入,都对储备提供了积极支撑。

--《焦点》2021开局:“升值额度”释放人民币牛气冲天,看涨但需理性追涨

新年伊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即走出“开挂”行情,汇价一路上涨并连破数道关口,牛气冲天;市场人士指出,市场预期美国民主党可能以微弱优势获得参议院的控制权,这有利于推进更为宽松的政策,风险偏好回升助力做多人民币意愿;另外去年底6.5-6.52一线的逢低购汇需求在今天并未出现,关键点位被突破后出现加速升值走势。

--《焦点》人民币CFETS指数美元权重再调降,汇率弹性上升但无需过高估计

在2020年结束前的几个小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再次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的权重,这也是该指数推出以来第三次调整。市场人士预计,后续CFETS指数或定期根据贸易权重进行微调,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指数代表性,但微调不会改变指数的运行趋势。

--《焦点》人民币强势难逆转,央行连续打出组合拳寄望市场回归理性

面对美元持续偏弱和人民币一路上行,全球宽松带来资金持续流入,中国监管层近期祭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提升汇率弹性,同时鼓励资本流出并缓和流入等来稳定市场预期;央行周二晚间又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寄望资本双向均衡流动。

--《图表新闻》人民币/美元即期去年12月成交首破万亿美元,创纪录新高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最新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月度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成交较上月继续激增近三成,达到7.4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超1.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掉期当月亦重返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创五个月新高,共同推动当月人民币主要品种成交规模创下纪录新高。

--中国外管局: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避免外汇市场无序波动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1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称,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加强外汇形势监测评估,密切关注疫情等外部冲击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坚持风险中性原则,打击外汇投机行为;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避免外汇市场无序波动。

--路透调查:新兴市场货币今年仍将是赢家,人民币料升势隆隆

路透调查显示,今年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将持续去年的升势,因投资人追捧较高的收益,并看好新冠疫苗成功推出后有助于带动涨势。

【证券/行业】

--《独家新闻》百度拟携手吉利共推电动车,后者股价飙升逾16%

两名知情人士称,中国百度公司计划组建一家生产智能电动汽车的公司,生产将在吉利旗下的工厂进行。

--《独家新闻》阿里巴巴计划本月发债筹资至少50亿美元--消息人士

四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中国电商业领头羊阿里巴巴集团计划本月通过发行美元计价债券筹资至少50亿美元。

--富时罗素将从全球指数中剔除三家中国电信商,1月11日生效

指数供应商富时罗素表示,将从1月11日开始从全球指数中剔除三家中国电信商,以遵从一项美国行政令。

--MSCI明晟自1月8日起从其全球股指中剔除三家中国电信运营商

全球指数提供商MSCI明晟表示,将从其全球指数中剔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香港三支个股。

--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称,将剔除中国三大电信公司的ADR

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周三晚间称,将把中国三大电信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香港)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从其指数中剔除。

--中国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网络直播、支付和网购均纳入监管范围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最新发布征求意见稿,就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设立、运行、监督检查等多方面做出规定,网络直播、网络支付、网络购物均列为互联网信息服务。

--瑞典法院做出裁决计划将华为排除在该国5G建设之外,华为已提起上诉

华为已就瑞典法院的一项裁决提起上诉,该裁决允许瑞典电信监管机构邮政和电信管理局(PTS)恢复5G频谱拍卖,同时计划将华为排除在该国5G网络建设之外。

--今年全球智能手机排名将洗牌,华为料跌至第七、小米晋身三甲--TrendForce

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发表报告称,华为出售荣耀品牌后及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预期其在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将由去年的第三跌至第七位;小米将晋身三甲,紧随三星和苹果之后。

--华为2020年饱受打击,今年影响力可能减弱--分析师

分析师表示,今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5G业务可能放缓,并进一步向软件领域进军,同时希望美国制裁对其智能手机业务的影响能够缓解。

--《焦点》中国生猪期货登台亮相,最严风控护航期冀成为破解“猪周期”利器

历经十余年酝酿,肩负着熨平“猪周期”、减震生猪价格使命的的中国生猪期货即将面世。生猪期货在增加行业风险工具供给的同时,其设置的严格风控措施旨在规避价格剧烈波动,减缓因生猪供给失衡对中国物价带来的扰动。

--贵州茅台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幅放缓至10%,公司股价去年涨幅达七成

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是A股市场上价格最高的股票--贵州茅台最新公布去年经营情况,预计2020年营收和利润均同比均增长10%左右,较2019年增幅有所放缓。公司去年全年股价涨幅则高达七成。

--基金观点:中美紧张关系料持续但中国股票风险可控,科技行业寻机遇--宏利

宏利投资管理发表的投资展望称,相信中美紧张关系在拜登政府成立之后仍会维持,因此将持观望态度以评估局势发展。不过,该行认为,在2021年企业盈利增长预测介乎15%至20%的支持下,两国关系对中国股票的影响应可妥善受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