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T02:20:49Z

路透北京1月8日 -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周五称,中国2021年货币政策仍是”稳”字当头;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并指出,中国将使用广泛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流动性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并确保广义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的增长基本与名义经济增长相匹配。退出疫情期间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不大。宏观杠杆率增速预计今年回到基本稳定轨道。

易纲介绍,2021年人民银行将进一步疏通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通过深化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健全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2020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地起到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了货币政策自主性。”易纲指出,去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主要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基本面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时,人民币汇率呈现较强走势也和美元指数走弱有关。

他表示,2020年,疫情冲击使GDP增长率较低,使得中国宏观杠杆率,也就是总负债和GDP之比明显上升。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预计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从宏观上,要稳住宏观杠杆率。”

易纲强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要稳妥处置个体机构风险和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风险处置过程坚持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加强行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易纲表示,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同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易纲表示,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

他表示,金融系统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和创新结构性币政策工具,继续支持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今年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工具支持力度保持不变。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持续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三农”、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投放。鼓励银行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此外,继续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引领作用,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推广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确权,促进企业发债融资。引导市场推出更多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以及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下一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各项配套制度,促进监管模式和制度体系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统筹推进金融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他表示,扩大开放之后,相应的金融监管必须跟上。要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维护好金融稳定。

易纲提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中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是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易纲称。

中国央行日前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完)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