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T04:28:16Z

路透北京1月14日 -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以美元计价2020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18.1%,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5%;12月进口同比增长6.5%,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连续四个月正增长;12月贸易顺差为781.7亿美元,路透预估中值为723.5亿美元。

资料图片:2013年9月,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堆场。REUTERS/Carlos Barria

2020年全年,中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3.6%,进口同比下降1.1%,贸易顺差为5,350.3亿美元。海关总署表示,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展望2021年,分析师预计,随着全球疫苗接种铺开和经济复苏,中国外贸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但目前海外疫苗接种速度远滞后于疫情扩散速度、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对中国外贸出口产生滞后、结构性影响等因素仍值得关注。

主要数据:

* 12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8.1%(路透调查中值为15%)

* 12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6.5%(路透调查中值为5%)

* 12月贸易顺差为781.7亿美元(路透调查中值为顺差723.5亿美元)

* 2020年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3.6%,进口同比下降1.1%

* 2020年贸易顺差为5,350.3亿美元

* 12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9%,进口同比下降0.2%

* 12月贸易顺差5,168.1亿元人民币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摘要:

--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高级副总裁 纪春华:

12月中国进出口增速继续超预期,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主要受益于国内供应端环境进一步改善,而发达市场继续受制于疫情的反复,产能恢复受限。美国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继续呈现边际放缓,疫情的反复使得美国供给端缺口迟迟难以修复,未来生产恢复将主要依赖于疫情扩散与疫苗普及之间竞赛的结果,短时间内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海外需求支撑出口的趋势不变,但随着美国大选的落幕,以及国会统一,增加了更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可能,今年下半年,随着疫苗的逐渐普及,出口贡献或出现下滑。进口方面,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同时伴随着未来海外供应的逐渐恢复,进口或将继续保持强势。

--开源证券宏观分析师 赵伟:

12月出口增速回落,主要受服装、家具、玩具等消费品出口下滑拖累,相比消费品,以集成电路、钢材为首的资本品或中间品出口加速改善,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9.4%、升至近两年高位。

进口增速抬升,主要受农产品、汽车及汽车底盘进口增长支撑。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进口增速继续下滑,原油进口萎缩加剧,同时,农产品进口增速小幅反弹,汽车及汽车底盘进口由-6.4%大增至56.3%。考虑到铁矿砂等大宗品的进口主要反映国内生产需求,进口增速的持续回落或反映国内生产修复的斜率正边际放缓。

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经济体的库存回补等,将带动全球经济及贸易活动持续修复。伴随疫苗加速推广、疫情“错位”影响逐渐消退,出口链的支撑将由订单的“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的支持。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 张一:

2020年的外贸总体呈现出口强、进口弱的特点,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顺差创下历史第二高位的水平,以人民币计价的顺差创下历史新高。外需总体相对疲弱、内需增长强劲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缘于三个因素:第一,疫情控制差异导致中国的供给能力要远高于国外,出口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同时国外供给能力不足也影响了进口;第二,疫情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一定程度上压低了进口金额;第三,在高端制造、医药等领域的进口替代效应有所显现。

展望2021年,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出口仍有可能保持较高增速,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需的进一步提高将带动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外贸顺差将急剧减少。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军:

中国进出口整体表现仍超预期,疫情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反扑,防疫及宅经济相关必需品出口增势重拾,但由于高基数因素12月出口增速有所回调。展望2021年,预计出口和进口都将维持5%-10%的增速。考虑到基数效应,2021年全球需求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同比增长,上半年出口将呈现较高同比增速;下半年随着海外供给能力增强,出口有望高位回落。

需注意的是,若人民币继续温和升值可能会对出口带来一定压力。至于进口,考虑到疫情冲击逐渐消退之后各国生产能力逐渐修复,全球经济触底回升和美元处于低位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其他经济体,内需强劲,这些因素将会刺激2021年进口增速的明显反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周茂华:

2020年12月外贸进出口表现超预期,贸易差额持续扩大,预示四季度经济复苏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上年进出口高基数的情况下,国内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仍表现强劲,显示12月国内进出口数据“成色”很足。

进口表现理想,主要是国内疫情持续受控,托底政策提供支持,内需稳步复苏,12月由于季节性极端天气影响,国内对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强劲增长;出口强劲表现,主要是中国疫情及时受控、供给能力恢复,全球对与抗疫相关的商品需求保持强劲,近几个月中国制造业PMI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维持在高景气区域。

从趋势看,中国外贸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主要是全球疫苗接种铺开、主要经济体大规模纾困政策和全球经济对疫情产生一定“适应性”等有望推动全球经济前景改善;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散发病例对内需复苏步伐拖累、海外疫苗接种速度远滞后于疫情扩散速度,疫苗对需求刺激效果较预期有所延后。

--方正中期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员 彭博:

2020年进出口数据整体高于预期,说明中国经济仍然维持非常稳中向好的格局,在疫情干扰、美国打压中国商品出口的背景下,能有这样强劲的外贸结果实属不易,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新总统正式上台后中美贸易关系将有所缓和,对新一年中国贸易复苏将起到良好的氛围。

预计2021年随着疫情逐步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全球贸易将整体回暖复苏,中国外贸的数据也将继续向好。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外贸延续高增长态势,高顺差延续,原因仍是中外疫情的发展态势差异导致:海外生产仍受疫情制约,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是正常生产的,预计这一态势至少还将延续,但疫情冲击后全球生产格局或有固化,或者封锁过长使得对经济运行的某些伤害不可修复,全球生产重心偏向中国成不可逆转趋势,2021年中国高顺差态势仍将延续。

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以及各国货币政策差异,带来相应国际金融变化,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延续;中国资产吸引力将增强,中国政府前期政策已有鼓励国内流动性的流出倾向,但整体看中国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是无可抗拒的。

相关背景:

--中国官方12月制造业PMI的进出口指数连续四个月保持扩张。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3和50.4,低于上月0.2和0.5个点,继续位于景气区间。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八个月回升,达到全年高点。

中国财新制造业在2020年年末保持扩张但增势略有放缓,海外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国内出口需求稳步改善,使新出口订单连续第五个月高于荣枯线。

--历经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终于谈妥,成为2020年的年末“彩蛋”,也给2021年全球经贸领域注入暖意--通过多边贸易合作来应对贸易保护的共同挑战,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考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协定达成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希望欧方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中国商务部召开会议明确,2021年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明确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放宽市场准入,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