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央行详解货币政策目标框架 避免“大水漫灌”也要防止信用收缩
路透北京1月13日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最新撰文详细解读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即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则是要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但“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
央行网站周三刊登其撰写的研究论文并强调,货币政策要避免“大水漫灌”也要防止信用收缩,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并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
同时,要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存款利率定价行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孙国峰称。
他表示,既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避免造成结构扭曲和资产泡沫,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也不能发生信用收缩引发风险,要保持总量适度,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银行货币创造行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精准滴灌,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
“把握好结构性工具与总量工具的协调配合,结构性工具的存续期要与其服务的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孙国峰称。
在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方面,要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中枢运行。
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关系上,孙国峰表示,要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关系定位,既合理分工,又高效协同,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维护银行货币创造的正常市场化功能。
**“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
孙国峰指出,随着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潜在增速有下降趋势,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实际值来设定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数字目标,就可能导致货币信贷与经济运行偏离,“形成过度宽松的局面,也不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
因此,有必要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锚定方式,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一锚定方式有利于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跨越经济周期稳住货币总量;有利于使M2和社融增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向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靠拢,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
还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债务增速的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锚定方式实际上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内嵌进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中,”文章称。
但“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M2和社融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需要略高或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
另外,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的名义经济增速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应当大体一致。但在受到严重冲击时,名义经济增速可能会偏离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货币政策就要参照后者,支持经济增长回归潜在增速。
“基本匹配是中长期概念,不是短期概念。体现在操作上,是按年度做到基本匹配,而不是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要匹配,以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孙国峰称。
**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
孙国峰并指出,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与2019年持平,过去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超过4%,已与国际主要货币基本相当。
“(货币政策)首先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他称,“同时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将就业纳入考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他重申,要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并注重预期引导,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外汇避险产品管理汇率风险,引导金融机构为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完)
参看论文全文,请点选: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