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批复小贷公司等不适用四倍LPR 自2021年起施行--消息
路透北京1月15日 - 路透从两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近期批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称,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组织,属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其因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给广东高院的批复并称,其他问题已在修订后的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批复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多位业内人士对路透表示,最高法院出具的司法解释和答复批复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
去年8月最高院大幅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后,市场聚焦于其是否同样适用于金融机构。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在最高院下发上述批复前,小贷公司、融资租赁等持有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机构均按照不超过4倍LPR的标准执行,但之后或面临一定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最高法的批复中将小贷等七类机构认定为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被认定为等同于银行、保险等强金融牌照。
有地方银保监局人士此前对路透表示,虽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理论上可以不受民间借贷上限约束,但作为金融机构,理应响应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号召。
**互联网巨头获边际利好**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去年8月发布新规,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此前“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以最新公布的LPR一年期利率3.85%为基准计算,民间借贷中,年利率超过15.4%的部分将得不到司法保护。
新规发布以来的近半年里,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业内俗称“类金融”的行业是否适用于4倍LPR贷款保护上限,一直是业界争议的焦点,各地法院判例不一,亦令市场颇感困惑。
一位长期关注消费信贷行业的券商人士称,对于蚂蚁、京东等互联网平台而言,通过小贷公司放贷往往是标配。
他并指出,此前市场普遍认为最高法15.4%的利率上限会施加在小贷公司的业务上,导致“日利率高于万分之四的业务以后就没法做了”;而今最高法的批复,则有望让这部分业务起死回生。
“对互联网放贷巨头存在边际利好,因为利率空间没有被压死。”该人士说。
在去年10月底的一场网上投资者交流会上,针对中国以四倍LPR作为利率保护上限的可能影响,蚂蚁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回应称,四倍LPR是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而蚂蚁平台所促成的贷款中98%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6月,平台上大多数消费贷款的年利率在14.6%以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