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月11日-15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习近平详解中国新发展格局主攻方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等多角度详解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并阐明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他指出,尽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要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更强调自主创新,还要扩大内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焦点》特朗普政府发动最后的打压,中海油、中国商飞和小米等中招
即将离任的特朗普政府周四再次对中国及大型中国公司发难,因其所指的在南海的不当行为对相关官员和公司实施制裁,并在投资禁令名单中新增九家中资公司。
--拜登就职前美国不太可能将更多中企列入投资黑名单--美官员
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在任内最后几天不太可能将更多企业列入有中国军方背景企业的黑名单。周四国防部将九家中企列入该黑名单。
--美国发布确保通信和技术供应链安全的临时规定,禁止同中国等六国进行某些交易
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旨在确保美国通信和技术供应链安全的临时规定,禁止与俄罗斯、中国、伊朗、委内瑞拉、朝鲜和古巴进行某些交易。
--《焦点》特朗普政府搁置将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纳入投资黑名单的计划--消息
四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将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列入投资黑名单的计划,在华盛顿更广泛打击对中国企业投资之际,这给了中国大型企业一个暂时的喘息机会。
--特朗普强化投资禁令,要求11月11日前完全出脱黑名单中资企业证券
白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的修订版,强化11月一项禁止美国投资疑有中国军方背景企业的命令,在他离任之前几天封堵中国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渠道。
--中美关系:美国商会预计中国高级别官员代表团将在拜登上任初期访问华盛顿
美国商会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商会认为“所有迹象”都表明,一个由中国高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将在当选总统拜登上任初期访问华盛顿。
--中美关系: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呼吁拜登维持对华关税--华尔街日报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华尔街日报刊出的专访中,敦促候任总统拜登维持对中国的所有关税,虽然这样做会增加美国企业及消费者的负担。
--中国央行行长:2021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称,中国2021年货币政策仍是”稳”字当头;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综述》中国央行详解货币政策目标框架,避免“大水漫灌”也要防止信用收缩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最新撰文详细解读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即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则是要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但“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
--中国商务部发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可申请豁免遵守禁令
为了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商务部发文称,即日起,对确认有关外国法律与措施存在不当域外适用情形的,可以决定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发布不得承认、不得执行、不得遵守有关外国法律与措施的禁令;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豁免遵守禁令。
--中国商务部重申中国无意也不可能与世界“脱钩”,RCEP国内核准程序进展顺利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再次重申,中国无意与世界脱钩,也不可能脱钩,“中国的独立自主发展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并不矛盾。”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及英国、日本的进口间甲酚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机关作出最终裁定,自2021年1月15日(周五)起五年,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及英国、日本的进口间甲酚征收反倾销税。
--《独家新闻》中国监管机构拟促使科技巨头共享消费者信用数据--消息人士
两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计划促使蚂蚁集团、腾讯控股和京东集团等科技巨头共享其消费者贷款数据,以防出现过度借贷和欺诈行为。这是政府收紧监管的最新举措。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防范部分企业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造成竞争失序风险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表示,要切实履行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职责,在支持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平台经济健康规范发展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防范部分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造成竞争失序风险。
--中国税总局局长: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5万亿元,税收同比降2.6%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去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比财政预算安排的目标高0.8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抓紧经济稳定恢复窗口期深化改革,不能定过高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经济在恢复过程中基础还不牢,要进一步夯实稳定发展的基础,抓紧稳定恢复的窗口期来深化改革,不能定过高的目标,要把精力集中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技术创新上。
--《焦点》“风景独好”中国2020年外贸逆势增长,全球经济回暖今年马达仍足
全世界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外贸“风景这边独好”,12月进出口在高基数下仍然超预期增长,全年出口逆势正增,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均创下纪录新高,这其中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出口功不可没。
--《焦点》“大灾之年”中国新增信贷创新高,疫情仍反复政策不会急收手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2020年注定会成为极其难忘的一年。巨大的经济冲击之下,中国金融当局祭出超预期的宽松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助力,去年新增人民币信贷近2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焦点》2020年中国CPI前高后低、年末回正,PPI快速修复结束负增可期
中国2020年CPI通胀经历了年初5.4%的高点后一路往下至负值,最新公布的12月数据受食品和能源价格带动再度回正,全年保持了温和通胀水平;PPI则在大宗商品价格攀升之下快速收窄跌幅,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受高基数等因素影响继续低位波动,工业品价格则有望在一季度转正。
--《焦点》一线城市翘尾行情拉抬中国12月房价,高昂“龙头”暂难被按下
最新房价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楼市整体延续微涨态势,同比涨幅续创近五年最小,环比升幅则持稳;但继深圳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楼市也迅速升温,二手市场成交尤其火热,主要归因于调控长期抑制后的需求爆发,尤其是学区房需求明显上升。
--路透调查:中国今年经济料逐季放缓全年增8.4%,一年期LPR维持在3.85%不变
路透综合逾7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中国2020年和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1%和8.4%。其中2020年四季度料同比增长6.1%,2021年增速逐季放缓,一季度受低基数效应影响预计大增18.4%,随后三个季度渐次放缓至7.9%、6.4%和5.4%。对2022年增速预估为5.5%。
--《中国数据观测》经济加快修复四季度GDP增速料升至6.1%,投资消费均改善
路透综合家46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加快修复,GDP同比增速有望从三季度的4.9%加速至6.1%;12月工业延续强势增长,投资和社消亦较前月改善。
--中国2021年应维持适度的经济政策支持,实现更均衡增长--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中国今年应保持适度的经济政策支持,并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刺激民间需求,并实现更均衡的中期增长。
--中国副总理:确保疫情不反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要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副总理孙春兰在会上指出,当前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近期多地出现新的聚集性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毫不放松地做好冬春季防控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要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疫苗抢滩新兴市场,土耳其、印尼已经展开接种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新冠疫苗方面要抢先西方药厂一步,本周印尼和土耳其都采用中国疫苗展开大规模接种,巴西很快也将开始,甚至欧盟成员国匈牙利也打算加入。
--中国春节期间可确保不出现大规模疫情反弹,石家庄疫情能很快控制--中疾控
春节临近又恰逢石家庄新冠疫情爆发,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只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相信石家庄疫情能很快得到控制;而春节期间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就可以确保不发生、不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反弹。
--WHO赴中国专家组中的两名成员仍在新加坡进行检测--WHO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四表示,前往中国进行新冠病毒溯源调查研究的国际专家组中的两名成员仍留在新加坡进行病毒检测,其余13名成员已抵达中国武汉。
--《特写》疫情多地散发常态化下的中国式“硬核”防疫
“一周前已经在村干部那边备案了,原本是要等这周学校放假后,奶奶再回老家的,但跟村里一沟通还是决定提前走,所以赶紧预约了核酸检测,今天坐火车走了,”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说。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将解除美台交往限制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表示,他将解除美国官员和台湾官员的往来限制。此举可能在总统特朗普任期的最后时日里激怒中国,并加剧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称,对美方举动坚决反对、强烈谴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是向中方做出过严肃承诺的,美方应该言而有信,不得以任何借口曲解和背离”。
--《焦点》美国将禁止进口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所有棉花和番茄产品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表示,美国将禁止进口来自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所有棉花和番茄产品,因这些产品被指控是由被拘留的维吾尔穆斯林强迫劳动生产的。
中国商务部称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对此坚决反对,“强烈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英国和加拿大抵制新疆产品,中国外交部称应立即撤回错误决定
针对英国和加拿大日前宣布抵制中国新疆产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对英国和其他国家利用人权议题污蔑中国坚决反对,英国和加拿大应立即撤回错误决定,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美数字脱钩,在华欧企应“为最糟糕情况做准备”--报告
欧洲商业组织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数字脱钩可能严重影响欧盟在中国的业务,他们应当“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可能被迫高成本分拆其国际业务。
--华为CFO孟晚舟软禁期间多次收到死亡威胁信--安保公司
加拿大一家法院庭审时曝出,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温哥华居家软禁期间,曾数次接到死亡威胁,包括装有子弹的信件。
--澳洲拒绝中建集团收购澳建筑商,中国外交部称干扰了中澳务实合作
澳洲媒体报导,澳洲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中国建筑集团对澳洲一家建筑商的收购要约,该建筑商参与了几个备受瞩目的项目。这一迹象表明中澳两国间的紧张关系仍在升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这是澳大利亚政府将贸易、投资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中澳自贸协定精神,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的最新例证,干扰了中澳务实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金融】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投资者调降春节假期前降准预期
下月春节假期前中国央行是否会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对此货币市场投资者正缩减押注,因他们相信在经济复苏期间,当局将会避免发出强烈的宽松信号。
--《焦点》中国放行个贷不良批量转让,银行积极参与但AMC承接力存疑
疫情期间宽松政策渐次退出令中国银行业不良反弹压力骤增,零售板块资产承压尤其明显。监管层最新发文允许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望缓解银行个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但因个贷单笔金额小、数量巨大且分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接并化解仍存疑。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金公司评级办法,分五级监管最糟情形可被接管或退出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将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等五方面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分级,数值越大问题越大;监管评级为5级的消费金融公司,可依法实施接管甚至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推动上海地区信贷结构优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日前召开2021年上海货币信贷工作会议要求,稳妥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
--中国保险资管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出炉,D类机构或被暂停新业务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将保险资管的监管评级结果分为A、B、C、D四类,其中D类公司会被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等监管措施。
--中国央行就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要求不得滥用个人信用信息
中国央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征信机构采集信息遵循 “最少、必要”原则,不得以非法方式采集信息;信息使用者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用于合法、正当目的,不得滥用。
--中国央行:尽快推动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适度从紧确定碳配额总额--课题组
中国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发表“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的论文称,要培育交易活跃、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市场,尽快推动正式开展交易。遵循适度从紧原则确定碳配额总额,确保形成合理碳价。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互联网金融常态监管机制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近日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称,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互联网金融常态化监管机制;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支持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中国银保监会整治金融乱象脚不停,对国开、工行、邮储等大型银行开罚单
中国银保监会整治金融乱象步履不停。其最新行政处罚涉及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包括理财资金投资他行非标资产收益权、为违规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融资等,处罚金额合计1.995亿元人民币。
【固定收益】
--中国公开市场:本月MLF缩量续做规模5,000亿,存单利率大降抑制需求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五进行了5,00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连续第九个月持平。该操作规模虽高于今日3,000亿元的MLF到期量,但低于本月的MLF+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总到期量5,405亿元。
--《焦点》中国“债中茅台”英科转债站上3,000元,凭抗疫概念一年飙升逾20倍
全球新冠疫情仍处高峰,进入冬季中国本土疫情亦明显加剧,令抗疫概念股近期大幅走强。主营医用手套的英科医疗在股价叠创新高的同时,其发行的可转债亦持续拉升,周四盘中突破3,100元人民币,并首次收在3,000元上方,去年初至今已飙升逾20倍,成为中国“最贵”可转债。
--《焦点》资金充裕中国信用债迎暖冬,高等级产业债和城投债成香饽饽
岁尾年初在宽松资金面护航下,中国信用债市场初步摆脱永煤违约后的阴霾迎来暖冬,沉寂已久的配置资金纷纷出手,收益率下行的同时低估值成交占比也有所提升。不过对信用风险的警惕也并未远去,市场关注目光仍集中在高等级产业债和城投债上,对产业债的整体信心仍欠缺。
--《焦点》富时罗素拟拉中国国债“入富”,日本投资者以技术理由反对
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拟将中国国债纳入其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WGBI),但该计划招致日本一些投资者的阻挠,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养老基金。WGBI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债券指数之一。
--中国交易商协会:暂停永煤及河南能化发债资格一年和七个月,并全面整改
中国监管层对永煤信用债违约的相关追责仍在继续。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周四公告称,对永城煤电控股集团予以公开谴责,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一年;对永煤集团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予以严重警告,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七个月。
--中国上交所公开谴责华晨集团及相关负责人,称其四方面违规
中国华晨集团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该集团及其董事长、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予以公开谴责。上交所称,华晨集团的违规行为虽属个案,但市场关注度高、负面影响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和市场信心,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当依法依规及时予以严肃处理。
【外汇】
--《焦点》人民币频探“红线”被盯上,然监管层缓解压力工具不止一箩筐
2021年开年人民币兑美元一波凌厉升势再度招来监管层出手,不过汇价波动很快重回理性;市场人士指出,当前内外部大环境仍有利人民币升值,监管层亦仍会择机引导和对冲,可盯住人民币CFETS指数96关口,而短期再现快速单边升势概率并不大。
--中国外管局发放今年首批QDII额度90.2亿美元,金融双向开放再加快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1月13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达到1,257.19亿美元,较上轮(2020年11月30日)新增后的1,166.99亿美元再增加90.2亿美元,新增额度较上次倍增。
--《图表新闻》中国12月外币存贷款规模双降,然2020年增量仍创多年新高
中国央行公布,2020年12月末外币存款为8,893亿美元,当月减少16亿美元,结束此前连六月增势;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315亿美元,年度增量创2014年以来新高。12月末外币贷款为8,672亿美元,当月减少377亿美元;全年外币贷款增加802亿美元,年度增量亦创2013年以来新高。
--人民币双向波动趋势已形成,对汇率敞口放任不管并不划算--专家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前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最新撰文指出,最近三年人民币汇率基本都是“开门红”,但年内均出现反复,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已经形成;不过企业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对汇率敞口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
--中国和加拿大续签五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央行称,近日与加拿大银行(即加拿大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证券/行业】
--中国对唯品会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唯品会将积极配合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近日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不到十分钟后,唯品会在官方微博上回应,将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中国证监会细化私募基金募集和投资者要求,引导回归证券和股权投资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细化私募基金非公开募集和合格投资者要求,着力引导回归证券投资、股权投资等;同时重申投资活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本质,严禁使用基金财产从事借(存)贷、担保、明股实债等非私募基金投资。
--中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于今年年中正式启动--上海能交所董事长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于年中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方案正在报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作为具体的承建方,开展相关的交易机制研究和交易系统建设。
--招行2020年净利同比增4.82% 不良率微降9BP--业绩快报
中国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该行净利增速为4.82%;年末不良贷款率1.07%,较2019年末下降9BP(基点)。
--阿里巴巴旗下菜鸟推出航空和海运集装箱订舱服务
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公司菜鸟推出航空与海运集装箱订舱服务,并称此举是为了回应全球航运集装箱短缺的情况。集装箱短缺已推动运费成本大涨至纪录高点。
--美国PayPal取得国付宝余下股权,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支付平台诞生
根据中国政府资料,PayPal Holding已经成为首家100%控股一家中国支付平台的外商,这家美国金融科技业巨擘更打算在蓬勃发展的在线支付市场拿下更大份额。
--台湾鸿海与中国吉利控股组合资公司跨足电动车代工,将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球智能手机代工大厂--鸿海跨足电动车代工有新进展。鸿海表示,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与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以及出行产业提供全新一站式服务。
--联想集团寻求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在上海科创板上市,占已发行股本最多10%
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联想集团称,董事会批准一份关于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A)在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拟发行的基础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不超过10%。
--腾讯音乐、唯品会、欢聚集团等三家中国科技股计划赴港第二上市--日经
日经报导称,腾讯音乐、唯品会及欢聚集团等三家中国科技公司计划在香港第二上市。受到美国打击措施影响,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赴港第二上市安排退路。
--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亚太区房地产兴趣浓,中国一线城市排名升至第四--调查
亚洲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协会(ANREV)发表的调查显示,全球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计划在未来一年维持其对亚太区非上市房地产的投资计划;澳洲悉尼及墨尔本继续为投资者今年的首选市场,日本东京排行第三,至于中国内地一线城市的排名则上升一位至第四,日本大阪排名跌至第五。
--《分析》特斯拉本地产Model Y本月在中国开售,较低定价料冲击豪车市场
在病毒疫情导致2020年不景气之后,新车型将帮助今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分析师预测,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将严重颠覆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百度将与吉利集团联合造车,吉利汽车称控股股东为订约方但不排除合作可能性
吉利汽车称,控股股东浙江吉利控股将与百度合作生产智能电动车建议交易之订约方,且就该建议交易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或向吉利控股提供融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