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艺术中心受各方影响的艺术名作 - 法国文艺欣赏

法国艺术评论家,作家凡桑·布罗维耶尔(Vincent Brocvielle)通过三本书讲述了在三座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博物馆和罗浮宫中的艺术“杰作的辉煌命运”。书中满满的史实和轶事。作者的笔带着这些标志性名作——造型革命的成果,在激情,丑闻,争议,否定和重新发现中漫步。艺术赞助人,艺术家的朋友,画廊的老板,著名的艺术评论家……,那些影响艺术家的人们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今天的法国文艺欣赏节目中,就先介绍蓬皮杜中心馆藏的几个受影响创作出的艺术名作。
第一个作品是雕塑家布朗库西在1910年创作的« 沉睡的缪斯»。2017年,原大理石《沉睡的缪斯》的六座青铜雕像版本中的一座,在纽约以创纪录的5736,7500美元的价格拍卖成交。据传说,从罗马尼亚徒步走到巴黎的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在大雕塑家罗丹的工作室,只呆了三个月。从1909年起,他以男爵夫人蕾妮・弗拉松(Renée Frachon)为模特,那是“一个脖颈耀眼,蓝眸湿润的女性”。在他的刻刀下,不对称的樱唇,明显的人中,小巧的鼻尖,挺拔的鼻梁延申到平坦的额头。自此开始,他的风格从具象转向抽象。男爵夫人在1963年将她拥有的这一雕塑遗赠给了蓬皮杜艺术中心。
第二个是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1915年的作品 « 十字(黑色) »。三年前的1912年,这位俄罗斯基辅波兰裔的儿子参加了在慕尼黑举行的“蓝骑士”展览,并用他的圆柱式的人物造型首创立体未来主义。1915年12月19日至1916年1月19日在彼得格勒举行的“ 0.10展览”上,他展出了这幅« 黑色十字 »,其实他为展览秘密地准备了四十幅画作,起名为“至上主义者”。十字,圆形,正方形既不是图案也不是符号,而是标志,是在“静止或运动中的绘画本质”。 1929年,马列维奇被苏联当局否定,划归“哲学梦想家”,他的开创性作品的声誉来自于之前,在德国和波兰参加的展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全部画作被委托给一位朋友负责,后者将所有作品捐赠给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ée)。
第三幅作品是德国画家奥托·迪克斯(Otto Dix)1926年的 « 女记者西尔维亚·冯·哈登的肖像 »,是在他1923年创作的描绘了病态平凡的战争画面« 战壕(La Tranchée) »和柏林街头的妓女画像之间的作品,奥托·迪克斯是1925年诞生的新客观现实画派的理想画家。在柏林一家咖啡馆里,坐在桌旁正在抽烟的女诗人和新闻记者西尔维亚·冯·哈登(Sylvia von Harden)的肖像,以其男孩发型和未来主义风格的“ 新妻子(neue Frau)”裙装,展现了上世纪疯狂年代的自由女性。 1937年纳粹在慕尼黑举办了名为 « 堕落的艺术家 »展览,这位昔日大师和克拉纳赫的门徒成为抓住这个堕落社会令人惊讶场景瞬间的预见者,他的作品激发了鲍勃·福斯的创作灵感,在1972年拍摄了影片 « 歌舞厅 »;以及2017年的电视连续剧 « 柏林巴比伦 »,讲述1929年在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发生的故事。
最后要介绍的作品是马蒂斯1940年创作的《罗马尼亚女衬衫》。蓬皮杜中心目前正在展出的回顾展策展人奥莱丽·维尔迪耶(Aurélie Verdier)分析称:“罗马尼亚女衬衫就是马蒂斯(Matisse)。尽管马蒂斯将这主题画了一次又一次,可自打它一面世,就没有失去过其不可思议的震动观众的特性。在这幅以衬衫为主题的画作里,人物的脸只是符号,马蒂斯(Matisse)在这里重拾野兽派强烈的色彩”。负责人指出 “从1939年底到1940年初,法国的历史背景并不辉煌。马蒂斯(Matisse)将幸福感和隐秘的信息给予了这一时段。这是一幅三色作品,可以说有点狂热民族主义,在当时马蒂斯(Matisse)没有接受来自美国或巴西的邀请,虽然那里的生活更为舒适。法国解放后,这一作品被年轻人观看,评论,欣赏,如艺术家雷蒙德·海因斯(Raymond Hains),电影人让·卢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埃里克·罗默(ÉricRohmer),埃里克·罗默自1945年就在梅格画廊(Galerie Maeght)看了这幅画,并在多年后,将它化身为他的影片 « 波琳娜在海滩 »一片中的主角。《罗马尼亚女衬衫》这幅画是这次蓬皮杜中心画展的招贴画,但很可惜,画展没有公开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