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各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及其效能 - 环境与发展

一年前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冠病毒继续在全世界各地肆虐,导致史无前例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今天各国政府与民众都把希望寄托在新冠疫苗身上,期待疫苗能够有效地遏制病毒的蔓延,能够使民众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过,目前全世界各国正在注射的各种各类的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如何?他们是否安全可靠?网络流传着许多因接种疫苗而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消息是否可信?新冠病毒不断出现突变,疫苗是否能够跟踪病毒的突变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后,西方国家的专家如何评论中国的疫苗开发政策?在今天的环境与健康节目中本台将向大家介绍目前国际几大主要的疫苗以及他们的安全性与有效率。今天的环境与健康专题将就上述议题向大家做一个综述。
新冠疫苗是否可靠?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疫苗专家们都会说,没有100 %安全可靠的疫苗。
自从疫苗在法国接种之后,法国国家医药安全局(ANSM)每周公布有关疫苗副作用的汇总报告,这一报告在其网站上可以公开查阅,到本周一为止,法国有四十八万人接种了美国的辉瑞疫苗,根据法国卫生部公布的消息,有139人在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另有五人死亡,但是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死亡与疫苗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近日欧洲多个国家都传出老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死亡的消息,最引人关注的是挪威发现的33名老人死亡事件,引发外界对疫苗是否安全可靠的担忧。挪威从去年年底开始接种疫苗,目前全国三万名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都接受了第一次注射,在二次注射之前,国家卫生部要求全国统计,这才出现了33人死亡这一数据,至于他们的死因是否与注射疫苗有直接的关联很难断定,不过,挪威卫生部门官员也承认说很难排除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死亡者年龄都超过八十岁,并且患有多种疾病,对他们来说,极其轻微的疫苗反应都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不过,倘若他们不接种疫苗,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那么,他们很可能很难挺过这一关。
除了挪威之外,冰岛,丹麦等国都出现了老人在接种疫苗之后而死亡的现象,丹麦当局对其中五个案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并未发现与疫苗有直接关联。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西方国家最先接种的美国的辉瑞疫苗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就出现过多次死亡案例。在辉瑞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中,43500多名试验者中有六人死亡,但是,他们中有四人并没有被注射疫苗,而仅仅被注射了不带疫苗的安慰剂。因此医疗届呼吁舆论对一些有关接种疫苗后死亡的消息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更不能使反对接种疫苗地群体认为又据可循。
德国政府的新冠疫情专家德罗斯坦(Christian Drosten)曾经就此表示,如果在一个月内跟踪一百万人并对他们演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他们中一定有人会死亡,但是,他们的死亡与第七交响曲有何关联呢?
当然,话虽如此,欧洲各国地卫生部门都严密跟踪疫苗反应,就拿法国而言,法国国家医药安全局(ANSM)每周公布接种疫苗后发生的所有轻重反应,这些信息在网络可以公开查询,信息的来源是负责接种疫苗的医疗机构,此外,接种疫苗的民众可以自行登陆法国卫生部网站或者向自己的医生反应。最后,疫苗生产厂家必须汇报所有他们所知的有关疫苗产生副作用的案例。所有个案都将被汇总,由专家验证是否与疫苗有直接的关联,之后,上传至欧盟,由欧盟递交给美国的卫生监督机构。相信欧洲其他国家都使用类似对疫苗产生的副作用的反馈机制。
必须指出的是,新冠疫苗的接种从去年年底才逐渐启动,目前欧美国家接种的主要是由美国辉瑞与德国生物公司研制的疫苗以及由美国莫德纳生物科技公司的疫苗,这两种疫苗的研制都采取了最先进的叫做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借用新冠病毒的S蛋白直接将活的病毒基因段植入人体以引发免疫反应。这一技术虽然已经被发明了将近二十年但是,在新冠疫苗之前,该技术尚未被大规模的使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新疫苗的安全性格外关注的原因所在。英国使用的由牛津大学与瑞典医药集团开发的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其研制原理采用的是传统加上现代的被称为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上述疫苗无论在制作技术上还是在接种人群的年龄上都与中国制造的疫苗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疫苗为何只适合年轻力壮的人?
按照中国官媒的最新报道,中国全国接种1000多万剂未获严重不良反应 。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就集中了全国各大病毒实验室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的实力,由国务院确定了5条主要技术路线: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专家们一致认为,市场开发的疫苗的种类越多,越有可能最终研制出高效率,性能强的疫苗。不过,除了英美开发的疫苗数据对外公开之外,中国的多款疫苗以及俄罗斯研制的卫星五号的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都缺乏透明,路透社曾经引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超过半数的医务人员认为由于俄罗斯疫苗的数据缺乏透明,不应该接种该疫苗。不过,尽管如此,同中国制造的疫苗一样,俄罗斯的卫星五号疫苗也已经大量出售给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在疫苗的可靠性尚有待于确认的前提下是否应该接种疫苗?
而且,中国官媒之前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须知』,将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排除在接种人群之外,而老年人在欧美被当作高危人群而首先接种新冠疫苗。倘若疫苗不能够保护最受威胁的人群,倘若仅仅 只有18至59岁之间身体健康的人群才能接种,那么,疫苗又有何保护意义呢?
中国药监局去年12月31日在完成第三期试验之前“有条件”批准了疫苗的上市,上市之后又将最需要的接种的老年人排除在外,再加上有关疫苗的有效性等数据都缺乏透明,更使外界对疫苗的安全性等存有疑虑。为何中国研制的疫苗仅仅适合年轻力壮的人接种?是因为缺乏安全还是疫苗研制的策略或者是由于官方抗疫的一种策略?
对旅居瑞士的华裔病毒专家董宇红来说,这原因一定是疫苗存在安全问题,她说业内人士都能够想象的,一定是疫苗在第二期测试时年纪大的测试者有反应,所以,为了谨慎,官方才决定将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排除在外。她特别指出,美国辉瑞,莫德纳以及英国的阿里斯康疫苗的三期临床数据所有的内容都是对外公开的,普通人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但是,中国以及俄罗斯的疫苗的数据是根本找不到的。不过,她也表示不排除她或许并没有寻找所有可能储藏的地方。总而言之,外界对中国疫苗缺乏足够的数据因此很难作出评估。
此外,中国疫苗的有效率究竟是多少?疫苗研制厂家北京科兴疫苗自报的有效率为78%,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以及海湾阿联酋等国声称中国疫苗的有效率在90%上下,但这些国家的测试都被认为由于样本范围太小而并不具有代表性。而 巴西则或许是由于其国内政治原因对中国疫苗的检测数据在一周内从78%下降至50%,我们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疫苗的最低效能限制在50 %。
而西方目前获准使用的疫苗的效能远远超过50%,美国的辉瑞与莫德纳的效能分别为95%,莫德纳94.5%,英国牛津-阿斯利康的平均效能为70.4%。俄罗斯卫星五号疫苗的研发者宣布他们的候选疫苗有92%的效能。但是,正如我们以上所陈述的,俄罗斯和中国的候选疫苗已被一些国家批准使用,但两国都没有像西方候选疫苗那样提交第三阶段试验数据供国际同行评审。
病毒突变疫苗是否继续有效?
最后,新冠疫情爆发一年之后,世界多个国家近期都发现了病毒的变种,最新发现的日本的变异病毒在S蛋白上有12种变异,那么,新疫苗是否能够抵御突变之后的病毒?是否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为什么全世界各国都集中精力开发疫苗,而并没有致力于开发一个有效的抗病毒疗药?
法国病毒学专家Etienne Decroly 表示所有的病毒都会突变,这是病毒的常态,这也是为什么流感疫苗必须每年都根据新的病毒样本而调制。这些变异很可能使疫苗所产生的某些抗体实效,但是,另外部分的抗体可能继续有效。目前看来,英国的变种病毒似乎大体上并不受到影响,而南非与巴西的变种病毒似乎更加难以应对,不过,他认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的优势也在于能够迅速地应对病毒地变异,美国辉瑞集团表示仅仅需要大约六周的时间都能够调制出应对新的变种病毒的疫苗。
那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把精力集中在开发疫苗上,是否有可能快速推出有效的抗病毒药?对此,法国病毒学家Etienne Decroly 回答说,这是由于新冠病毒引发的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最近几年来国际医疗届并未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要知道治疗艾滋病的疗药达菲(Tamiflu)是在研制开发了十多年之后才推出,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