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冲突:两国完成班公湖地区边境撤军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公报称,士兵们于周六(2月20日)完成从班公湖地区的撤军工作。
印度国防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印度和中国已完成从有争议的喜马拉雅山边界部分地区的撤军。
公报称,士兵们于周六(2月20日)完成从班公湖地区的撤军工作。
但这份公报同时表示,两国边境其他地区的局势仍然紧张,期待继续会谈。
去年6月,中印两国士兵在加勒万河谷的边界地区发生冲突,导致至少24名士兵死亡。中国和印度于2月11日宣布从班公湖地区撤军,双方于周六(2月20日)举行了第十轮军长级会谈评估行动进展情况。双方均表示将管控部分冲突地区或实际控制线周边的冲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官媒新华社21日晚间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双方对前期班公湖地区一线兵力实现脱离接触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为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其他问题提供了基础。”
“双方同意遵照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继续保持沟通对话,稳控现地局势,稳步有序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在班公湖周围地区完成全面撤军之前,双方部队分别驻扎在各自声称拥有领土权的北岸和南岸地区。
数月来的紧张局势,让人们对在拉达克地区(Ladakh region)和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Aksai Chin)部署数千名士兵可能导致的冲突升级表示担忧。
边境沿线的河流、湖泊和雪山意味着边界线可能会发生变化,两国士兵在许多地点面对面从而引发对抗。但两国有一项长期协议,即不在边境沿线使用枪支或爆炸物。
今年1月,双方军队均在印度东北部锡金邦(Sikkim)的冲突中受伤。
2020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有20名印军死亡。中国两天前承认,有四名中国士兵在这次冲突中死亡。据报道,使用的武器包括石头和狼牙棍。中国说该次冲突中双方“拳脚相向”。
图像来源,CCTV
难解的中印边境问题
中国和印度边境争议始终是两国关系的雷区。两国拥有边界大约2000公里,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区域存在领土争议,涉及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部分。
其中,东段争议主要是中方认可的传统习惯分界线与中方不承认的、由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所划的“麦克马洪线”。这一争议领土面积为9万平方公里,基本由印度占领。
中段主要为锡金地区,中方认为争议领土约2100平方公里,目前全部为印度实际控制。两年前的洞朗对峙就发生在这里。
西段则是中国目前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和印度目前控制的克什米尔拉达克(总面积约5.9万平方公里)相连。
1959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向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实际控制线的概念,即东段的“麦克马洪线”,西边的所谓传统习惯线。
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越过印军控制线后单方面停火,然后撤退20公里。尼赫鲁说,那是解放军进两步退一步之后建立的控制线,因此他拒绝承认所谓的实际控制线。
此后,中印依然未能达成共识,但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100秒看懂中印对峙背后的深层原因
2006年印中举行第七轮谈判。据说中国在谈判中提出一起解决各段边界争议的一揽子建议,即中国愿意放弃在东段争议边界对藏南(基本上是印度后来建立的阿鲁纳恰尔邦)的要求,换取印度在西段争议边界承认中国对阿卡赛钦的控制。因为阿卡赛钦是连接西藏和中国西部的重要战略走廊。
不过由于双方就962年中印战争诸多遗留问题未达成一致,谈判就此搁置。
研究1962年中印战争战史专家内维尔·马克斯维尔(Neville Maxwell)曾表示,两国军队在边境对峙很危险,甚至可能导致第二次中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