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 Chun Wang
2021-02-17T14:30:50.348Z
巴黎的这个冬天尤为冷清

(德国之声中文网)"否极泰来, 岁末平安消瑞雪, 年头笑颜见芳华"。王清照发给我的照片里有他亲笔题的春联,打了一下午的草稿,满载着他对新年的期望。小年夜那天我们通电话时,他还未想好上联下联,但是他清楚知道横批必须是代表他对牛年的期望:"否极泰来"。 

对于巴黎名校毕业,现正转战金融圈的他来说,2020年是个安逸却也充满失望的一年。突如其来遇上新冠疫情,就是再博学多才也是碰了许多职场上的钉子。欧洲各国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让许多留欧求学和求职人士心灰意冷,但是以目前的状态也只能再接再厉。

延伸阅读:各地实施隔离新政 海外华人春节回国难回家

来自四川成都的王同学已在在欧洲多年,犹记得当年刚到巴黎时与朋友揉面团 ,包红包,说好话,迎新年,也是过了不少自己当家掌厨的异地新年。特别的是,虽然今年回家的班机机票并不难买,但许多人还是没有选择回家。于是,能邀请来家作客的朋友其实都住在同一个时区,只可惜这些平时一通电话一个按键就能解决的事情却也都因疫情在欧洲的停留烟消云散。

回忆起来,王同学22岁以前的过年少不了收看中国央视的春晚节目,特别怀念姨妈的好厨艺,以及希望逃避和亲戚之间的尬聊。 "最想念还是姨妈做的菜," 他一脸陶醉的说。

2020年春节,伦敦街头的庆祝活动

他记忆里的围炉至少有八到十二人,不多不少却也是充满了年味。大鱼大肉之后便是和姥姥姥爷一起"享受"春晚。虽然他也自嘲说自己对于这充满了北方笑话的晚宴总是一知半解,不过谈起家乡的年菜他可来劲了。

四川过年一定得上九道菜 -- 九斗碗,蒸菜,凉菜和热菜各三样:夫妻肺片,红油鸡,梅干扣肉,粉蒸肉,烧三鲜,烧排骨,四川鱼,缺一不可。两素一荤的烧三鲜是他家里的拿手菜,不仅仅是他童年的味道,也是激起他对做菜的热忱之一。

王同学自称十岁之前就爱在厨房里东搞西搞,今年打算和意大利籍的伴侣重现九斗碗。甜扣肉,烧三鲜从零开始。

人在国外,春节的节日气氛自然是谈不上的,不过这样一来,内心反而也就没有落差,留法的朋友们似乎个个都对"年味不够"看得淡然。相比起来,圣诞节时的热闹堪比过农历年的万家灯火,那时候也许内心反而更加失落。

疫情下的冷清年

相比起王清照满满的动力,住在巴黎郊区的Samantha Sung只感觉第一次过这么冷的年。

年夜那天她一早起床,窗外白了一片。抱着厚棉被感受着零下五度的冬日,她依然感到很冷。

延伸阅读:疫情期间,在美华人如何度过春节

2020年也是充满了未知与数不清的烦心事,待业中的她早就知道今年不可能和亲戚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因此初二那天就和朋友大补了一顿。

她默默的说了一句:"只希望疫情快结束,恢复往日生活。"

由于疫苗普及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目标期望,法国政府调整部分措施并终于在近日取得成效。法国人对疫苗的不信任度也许堪称世界之首,再加上2019年末开始的"黄背心运动",法国政府尽量的将自己置于幕后并把前线的宣传活动交付于医疗人员。措施有所改进后, 截至二月十五日,法国已有两百多万人接种疫苗。

在巴黎街头艺廊内打拼的Diane Yun心想法国脱离疫情阴影的那天指日可待。

"把2020年的运气都赚回来"

初五一早收到了四个月前申请的法国政府补助让Diane对新的一年感到更加充满了动力。但好似转运的新年礼物也没有让她因喜悦冲昏了头脑,欧洲疫情满周年让她清楚的认知到"社会共识"和"人民需求"之间的不同却无比重要的共存性,而法国依然在小心谨慎的摸索让两者同存的平衡点。

在家乡台湾人们遵守防疫规则的程度远大于欧洲任何一国。无论到哪里都戴着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家里人的家常便饭,然而到了巴黎就成了剥夺人身自由的借口也是让她哭笑不得。她认为,在台湾"人民对政策的高度配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种下的树结出的甜美果实"而不仅仅是有些法国人口中的盲从。

巴黎街头抗议防疫措施的示威者

提到情人节前夕在华人网路社团里疯传的"针对亚裔脸孔泼酸"事件,她不禁摇头叹气。法国自全球疫情爆发开始就频传针对亚洲人恶言甚至暴力相向的事件,而她近日又想起好不容易淡忘的自己去年三月曾因为戴口罩而遭遇的街头辱骂。

虽然不至于天天提心弔胆,Diane也认为当法国政府和警察都沈浸于新冠疫情的管制同时也忽视了许多市民对基本人身安全的需求。

"当我无法信任法国警察或是政府能够重视我面对的种族歧视问题时,他们所坚持的'社会保护'措施也显得可笑。"犹记去年穆斯林法案和家暴修法,她也承认马克龙政府似乎很愿意"一心多用",但是在Diane看来他们能够先把一件事 --脱离疫情灾区 -- 做好了已是万幸。

疫苗短缺似乎不再是报刊头条,不过健康的年轻族群要打到疫苗的日子却还是遥遥无期。今年与五六个好友一起过节,家变成了舞池"感觉就像是把2020年的怨气都留在了去年。"即便艺术圈前景依然堪忧,Diane依然决定留下努力打拼,并底气十足的说一定要把"2020年的运气都赚回来"。在大家等待疫苗普及的同时,只能自己慢慢调适,熟悉孤独,保持乐观。

相关图集:“实鼠不疫 牛转乾坤”

与牛相关的吉利话: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牛劲百倍、气吞牛斗……2021年2月11日是大年三十,在中国,人们纷纷发出与“牛”相关的吉利话拜年,迎接辛丑年新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被看作是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象征,形象相当不错。
希望走出疫情阴霾:提到庚子鼠年,就不得不提到新冠疫情。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充满艰辛和挣扎的一年,新冠这场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实鼠不疫,牛转乾坤”这句网络热语表达了人们希望摆脱疫情阴霾的愿望。
不一样的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于很多人而言,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有所不同,很多人出于防疫原因只能就地过年。图为2月10日的北京西站,与往年春运时期相比,今年的铁路客流看起来少了一些拥挤。
少不了的年味: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上下处处张灯结彩,烧香祈福,这在今年也不例外。在香港文武庙(图),这位戴着口罩的年轻人在大年三十烧香礼佛,不知所求何物?
牛年!牛市?:有人求幸福安康,也有人求升官发财。对于很多股民而言,都希望借着牛年的彩头求一个盛世行情,赚的盆满钵满。在庚子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300大涨,恒生指数更是定格在30173.57的高点,莫非预示着“牛年将至,牛市可期”?
龙马精神:在湖北武汉一家海洋公园,一位潜水员别出心裁,在水下表演舞龙。据报道,这是为了给留在武汉过年的人鼓舞打气,增添年味。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武汉在庚子年曾遭遇疫情重创,如今社会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德语中的牛:在德语中,牛有很多种说法,比如Rinder(总称)、die Kuh (奶牛)、der Stier(公牛)、der Ochse(阉割过的公牛)等等。其中与Kuh和Ochse相关的俗语多含贬义,不过有时也会表达勤奋之意,比如“ arbeiten wie ein Ochse / Stier” (像牛一样拼命干活)。

© 2020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