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台湾凭什么给德国救急?
2021-02-18T15:23:02.586Z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商报》刊登题为“视而不见于事无补”(Ignorieren hilft nicht)的社评,指出对台湾地位的态度,关系到德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利益。评论写道:
“眼下汽车工业的芯片危机表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迫使全世界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并寻找针对台湾问题的新答案。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同这个中国提出主权诉求的岛屿更紧密地合作,德国和德国企业是否愿意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因将台湾列为国家或在中国地图上没有把台湾划入而遭制裁、不得不卑躬屈膝认错的先例有很多。
“德国经济部长请求台湾政府协助德国车企度过芯片危机,凸显了忽视台湾重要性的危害。先是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回应提议,作为交换,德国可在为这个小岛筹措新冠疫苗方面提供帮助。接着,台湾媒体——不论左右,一致拒绝以任何形式优先供应德国。《台北时报》就评论道:‘台湾没有理由为德国救急’,‘如果德国向台湾求助,却不把台湾当作朋友,就是对王(美花)的一记响亮耳光。’造成如此激烈的反应,评论员们给出的一致理由是——德国自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实行的一个中国政策。”

是继续作中国的既得利益者、甚至沦为帮凶,以致惹恼美国,还是转而支持民主台湾?评论指出,接纳台湾为世卫组织的观察员,会是一个信号。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是支持民主还是支持一个独裁政权,从道义上看或许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在现实政治中却是困难的。德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十分重大。毕竟,某国政府若冒犯了中国领导人的利益,北京往往会让该国企业受到株连。韩国和日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面对中俄,欧盟的价值观何在?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现实的人权政策”(Reale Menschenrechtspolitik)的分析评论,认为对中国和俄罗斯,欧洲必须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作者指出,面对中国将维吾尔人拘禁于再教育营、压制西藏文化、打压香港民主运动、对台湾战争威胁,“欧盟却在对与中国完成签署一份投资协议而欣喜”。作者写道:
“(中俄)两个大国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在欧盟及其盟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中获得影响,试图削弱欧洲民主的基础。俄罗斯领导人更多以抵制、破坏的方式,而中共则试图施加影响。目前这还仅限于直接涉及中国政治的话题——西藏、新疆、台湾、香港,尽管这些尝试还有些拙劣,让人一眼能看穿,以至于常常显得适得其反,但有例证表明,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危险。中国去年对澳大利亚实施经济惩罚措施的一个理由是‘充满敌意的媒体报道’。
作者认为,对欧洲民主受到的外部威胁最好的防御是,欧盟和成员国政府应对侵犯人权现象公开发声,而不是一味顾及专权者的面子。“即便这样作并不能给维吾尔人和被拳打脚踢的俄罗斯示威者带来直接的帮助,也是对中国和俄罗斯当权者更进一步权力诉求做出的对抗。”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