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今年仍有走强空间但更容易出现宽幅震荡--建行
路透上海2月19日 -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最新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21年仍有走强的空间,但人民币汇率或许不如想象中强势;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主要在6.20-6.80之间,最大升值幅度预计在5%左右。
建行金融市场部公众号刊登胡珊珊的观点并指出,202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强,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市场情绪也因此发生了转变。2021年,基本面、利差、资金流入等因素仍将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尤其是在上半年,若没有明确的利空因素出现,人民币汇率有望延续当前上涨势头。
但疫情的发展、经济的复苏以及中美关系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且市场情绪本身也会对以上利好反应钝化,因此,人民币汇率整体的升值动能或许不如预期中强烈,且更容易出现宽幅震荡走势。
她指出,全球经济有望从疫情的拖累中温和反弹,其中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幅反弹,但因疫情易反复,经济复苏步伐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若疫苗有效,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的领先优势在下半年可能进一步收窄,相应,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动能也将逐步减弱。但若疫苗未能如期投入使用,或疫情超预期反复,全球经济复苏被延后,疫情对经济的永久性伤害加深并延长,中国能否独善其身很难确定,相应人民币汇率面临的不可预知因素增多。
另外,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性有望增强,但中美间具体如何博弈尚不明朗。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市场认为在未来对话机制下,中国将有更多斡旋余地。但是,站在当前大国博弈的视角,不排除短期内中美间出现超预期的新冲突。因此,尽管整体上判断中美关系对人民币汇率的扰动有望较此前两年减弱,但不能排除若超预期恶化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拖累。
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疫情有效控制、经济率先复苏以及珍惜政策空间是中国央行态度比欧美日等主要国家央行偏向鹰派的主要原因。在目前中美利差维持高位的基础上,利差边际扩大的空间有限,很可能将趋于收敛。高利差本身会吸引跨境资金的持续流入,从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强有效支撑,但利差的边际收敛将限制人民币的升值幅度。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的基本态度未变,但央行仍然可以市场化的方式影响人民币与美元的供求;若未来人民币汇率顺周期波动加强,不排除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逆周期调节。
今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累计升幅仍超1%,不过升势相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放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