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媒体关注中国“两会”议题 - 曼谷专栏
伴随着中国疫苗陆续运抵东南亚国家并且先后开展接种工作,下周即将在北京拉开序幕的2021年中国人大、政协会议也备受外界关注。根据东南亚媒体观察,今年的“两会”对推进习近平思想的落实以及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泰国通讯社报道,泰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接种工作今天(2月28日)在泰国总理亲自见证下正式开始。这是泰国首次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泰国政府多名内阁官员率先接种了中国科兴疫苗。据了解,中国科兴疫苗上周陆续运抵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等地。老挝、缅甸、文莱等国获得中国政府捐赠的疫苗,而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则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购买。中国向东南亚国家承诺提供2.5亿剂疫苗,这个数字占据了中国向全球供应总剂量的44%。
在“中国开展疫苗外交”的舆论声中,分别将于下周四(3月4日)和周五(3月5日)召开的中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NPC: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四次会议和政协(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gress)四次会议同样引起高度关注。多家东南亚媒体引述香港《明报》报道,在应对新冠疫情问题上,本届两会或将延续去年的防疫策略。由于北京周边地区上月爆发疫情,外籍人士来回28天的隔离措施仍在严格执行中。这加大了外籍记者入境采访两会的困难程度,由此也引起了外界前所未有的猜测舆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刊登荷兰国际集团(ING)最新报告称,预料中国两会将在先进科技(COVID-19)自给自足和实现碳中和方面提出清晰路线图,并且透露一些投资数据和时间表。金融市场普遍预料中国两会不会设定2021年GDP经济增长指标。
马来西亚《星洲网》27日报道: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时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稳定和可持续性,同时强调货币政策的稳健灵活和精准适度。分析认为,北京当局对今年的经济前景抱持审慎乐观、稳中求进的态度,预料不会大幅收紧政策。
泰国《经理人传媒》刊登文章标题称“今年两会对习近平的远见何其重要。”文章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两会在内外斗争严峻而激烈的背景下召开。北京提前采取了严密的维安措施,加强针对所有国家挑战的监测,重点包括网络通讯。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北京宣布今年七月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为此面临不小的政治压力。尽管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表达出对推进党和中国前进方向的信心。但是习近平近期也警告说,中国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综合东南亚地区多家媒体观察及分析意见认为,今年两会对中国政府未来如何推进习思想以及中国远景布局尤其重要。各方意见指出:2021年是中国最新一份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起始年。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长期发展计划的关键性时刻。针对香港、新疆行政区的政策中国正面对以美国和西方国家为主的国际社会提出人权质疑。北京当局将如何就执行国内政策引发国际冲突升级给予说明或澄清。值得在两会期间进行观察。包括北京当局针对诸多议题所抱持的态度,譬如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的应对措施分歧、台湾议题、南海领土争议、中印边界冲突、缅甸爆发内乱中国作为地区大国的立场等。分析认为上述议题对中国当局具有挑战性,处理欠妥的话,将不利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或进一步影响到国际关系互动乃至总体经济计划的实施。
在中美关系方面,外界观察在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后,北京多次释放善意,希望新上台的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及其所领导的美国政府或多或少开启改善中美关系的模式。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日前呼吁中美关系消除误读,重回正轨。强调中美之间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莫以片面分歧定义中美关系。
中国经济与民生水平持续受到关注。中国在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保持经济增长的大型经济体。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当局希望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当局去年宣布全国86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无疑成为习近平领导班子显赫的执政成绩。此举也令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与收入水平进一步进入外界追踪与关注的视野。
外界对中国领导人即将宣布的“ 2035年中国愿景” (2035 vision)抱有期待。这将勾画出中国在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去年11月,习近平向中共领导人提出一个大目标,即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2025年),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中国经济体于2035年成长翻一倍。北京当局就此将发布哪些进一步的执行细节?外界拭目以待。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实现所有目标的前提,仍然是必须提高经济水平。中国将如何从低成本制造(Low-cost manufacturing)向高科技或高质量制造进行过渡。如何携手东盟国家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或者争取如习近平所表达的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均有待观察。根据中国2020年11月份发布的五年规划发展纲要,中国推出双循环发展战略(Dual Circulation Strategy)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推动在高科技领域的自力更生,此外还包括侧重周边发展的国际外部循环(International External Circulation)。说明中国正采用通过侧重国内经济周期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国际经济周期的发展策略,包括北京加强中西部地区开发与发展(Go West) ,也反映出中国当局对国际形势的研判方向,即外部环境加剧了保护主义,全球经济放缓,世界市场萎缩,有必要调动内部资源,着重于妥善管理内政,以应对中长期内可能出现的风险性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考量。
外界分析意见认为,中国除了内部矛盾亟待化解,外部仍有诸多障碍亟待克服。尽管中国去年成功遏制了国内新冠疫情并能够控制经济局面。然而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美国政治大选动乱、华盛顿国会大厦袭击事件,华尔街市场散户集结挑战传统金融势力。这些因素持续给全球造成负面冲击和影响,包括中国在内。另从整个印太地区军事活动频繁,区域紧张情势加剧的当前情形来看,中国的军备扩张也是一个值得追踪的重要数据。菲律宾媒体援引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上周公布全球军力平衡报告透露,2020年全球军事支出续创新高,美国军费支出占全球比例40.3%,中国军费支出比例10.6%,占亚洲军费开支比重25%。显示出中国军队与海军舰队的显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