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制度离《基本法》所设定的民主化远景目标渐行渐远 - 观察中国

正在召开的北京全国人大决定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今年大陆两会报告涉台部分照本宣科,并无新意,真正的震撼弹是人大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大幅变更,立法会直选议席压缩至不到3成,增设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无论北京如何重申‘一国’底线多么重要、如何强调对香港反中势力忍无可忍,香港政治制度离《基本法》所设定的民主化远景目标渐行渐远,却是不争的事实。”“港英时期香港有自由无民主,97后反对派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北京对泛民‘反共爱国’主张曾有所包容”。“过去5年,香港反对派‘逢中必反’的激进言行彻底摧毁与北京建立信任和沟通的基础”,“果然此次人大决定令香港民主化路径彻底逆转。”
香港《01周报》的社论称:“自针对修订《逃犯条例》所引发的社会动荡而制定《港区国安法》起,中央已不再掩饰对香港丧失了政治信任。一波又一波的‘整顿’,令萧瑟寒意持续笼罩着香港社会”。“过去几年的社会动荡,让北京感觉不少港人难以信任,故此要将安全系数收紧到相当保守的程度,透过近乎倒退的政制改革安排来约束‘反中乱港势力’。可是,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如此地步,除了有北京及香港当局长期误判本地民情的因素外,香港的泛民主派也需要负上很大责任,因为他们始终不肯与破坏繁荣稳定的‘揽炒’与推翻中国主权的‘港独’明确割席,北京因而担心他们也成为了‘反中乱港势力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本港的从政者日后必须汲取教训,表明自己属于遵从国家主权安全底线的‘爱国者’,藉此重新建立跟北京的政治互信。”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长期以来,香港面对亚洲最引以为傲的是它的繁荣,繁荣也堪称是它被整个世界刮目相看的‘镇港之宝’。1997年后施行‘一国两制’,推进香港民主全是为了这颗‘东方之珠’继续闪烁,不断刷新它的吸引力,让那座城市的几百万居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一些极端分子玷污了民主的精神,假民主之名钻选举办法的空子,给香港的运转机制造成越来越大破坏。修改选举办法就是要设置一道制度屏障,从此将这些极端分子尽量挡在体制之外,同时绝了他们通过大搞对抗政治名利双收的念想,打击他们的野心和气焰。中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我调整无力的情况下,根据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推动修改特区选举办法,这是国家的一份神圣责任。”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应该说,北京无意将香港变成‘一国’下的一个省,也无意直接治理香港,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会改变,但北京对香港的政治空间设下红线,不会再容忍香港管治班子与政治人物公开反共或不尊重‘一国’。至于‘爱国者’是否要‘爱党’?大陆体制内学者田飞龙本周撰文解释,港人‘爱国’可以不用爱党,但须尊重中共的领导,不能有反共的言行。这样看来,陆港依然是‘一国两制’,但这将是北京界定规则的‘一国两制’,北京有明确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