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2021 - 14:26

中美高层在拜登上任后的首次面对面会谈即将登场,被视为对拜登治下双方关系走向的一个检试。会谈能否重置双方的动荡关系、成为解决大范围冲突的机会?还是坚持已有立场针锋相对?会前双方都已放出冷话,表示不对会谈成果抱有期待。作为一系列针对北京的动作之一,美国在会谈前一天点名制裁24名损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员,而中方则回应“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警告在对话前的任何对华施压都“不可能得逞”。

周四的会谈将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市举行,为期两天,刚刚结束对日韩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共同出席与中国分管外事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首次会谈。外界将此次会谈视为检视拜登治下双方关系走向的机会,目前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在技术开发、人权、贸易以及在亚洲的军事领导权等问题上都处于对立状态。近期双方更是在多个重要议题上关系紧张,如香港、人权、新疆维吾尔人待遇及技术竞争和间谍活动等。

 北京周四报纸,“所有的话题都将摆在桌面上”,但警告中方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不会在涉及主权、安全和利益的问题上作出妥协。”

此前一天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也表示对此次会议“没有过高的期待或幻想”,不会在核心利益议题上退让。他在接受中国媒体访问中说,中方并不指望一次对话能解决所有问题,并没有过高的期待或幻想。但他希望这次会谈能够成为一个开端,说“如果双方能够开启一个坦诚、建设性、理性对话和沟通的过程,这次对话就是成功的。”

拜登团队会前就表示对此次会谈并不抱有幻想。国务卿布林肯曾说,此次会谈并非“战略对话”,“目前无意进行会议后的一系列后续工作。”他说“这些后续活动如果要展开,需先奠基于我们在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上,看到了实际的进展及成果。”此前华盛顿方面曾表示,不希望就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地谈判,也不会做任何立即宣布。

中方就美国在会谈举行前夕宣布香港问题制裁中方24位官员做表态,崔天凯说:“不会为了营造某种所谓的‘氛围’在这些问题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他重申在“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中国核心利益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周三宣布了对24名破坏香港民主自由的中国官员进行制裁,这是美国针对香港问题的新一轮制裁,大大增加了被列入黑名单官员的数量,受制裁的官员包括了王晨、蔡达峰等14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在出访的布林肯在首尔就此表示,这轮制裁针对的是中国损害香港自治的最新做法,即北京中央政府修改香港选举法,修改法案刚刚在中国人大通过,此举违反了中英协议,损害香港自治。分析认为,美国此时宣布该措施从外交角度带有尖锐而明显的意图,“拜登团队发出进一步信息,表示他们不担心在公开场合冒犯中国。” 香港反对派的海外支持者从中看出拜登政府与中国对抗的意愿,将人权和民主重置美国外交政策核心。

就此次会谈可能涉及的内容,据《华尔街日报》依据美国官员说,美国将借由此次会议表达对中方某些行动的关切,比如中国在香港限制自由、在南中国海扩张海军力量、对美国的盟友施加经济压力、侵犯知识产权以及破坏网络安全等。美国还计划就双方如何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公共卫生等问题上合作了解中国官员的想法。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波特(Jalina Porter)周四在媒体简报会上就美中会晤可能触及的议题表示,美国会持续关切台港新疆等议题。她说,美方会在与国际社会都期待看到公开透明与究责的议题上,持续向北京施压。   这包含香港、新疆、西藏、施压台湾、人权、南海、湄公河争议及新冠病毒疫情等。

报道指,中国方面拿出的议程截然不同,内容与华盛顿方面几乎没有重叠,由此显示双方裂痕之深和修复关系的难度。报道引述了解计划的消息人士说,中方官员打算敦促布林肯和苏利文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相关实体、个人所祭出的制裁与限制。同时中国也打算提议再度建立起定期的双边高阶会晤,并在4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召开气候变迁会议时,安排习近平与拜登举行线上会谈,但白宫不愿对这一会议前景置评。

报道指,中国希望美方收回的措施包括:对华为与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的销售限制;对中共党员、中国学生与官方媒体记者实施的签证限制;让中国驻休士顿领事馆重新开张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美方将限制移除或放宽,中国会取消所祭出的对应反制。同时中方也计划提议让双方推出“疫苗护照”,以验证免疫证明。中国官员希望可由此促进两国之间的旅行,也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产疫苗得到美国认可。

据报道,美中此次阿拉斯加首次高层对话结束后,双方将不会发表任何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