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 : 宽松货币环境仍将延续 - 今日经济

今年3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向市场喊话:短暂的通胀压力和较高失业率会让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状态;目前距离削减资产购买计划仍有较长时间;会持续关注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情况。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鲍威尔言语的“鸽派”难掩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逐渐偏向加息的倾向。“点阵图”显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8名成员中,有4人希望在2022年加息,而去年12月会上只有1人。
今年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速度逐月加快,1月底升破1.1%,2月底升至1.44%。到3月19日,较上年底上升了80个基点。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加速上行,加上疫苗接种、财政刺激等利好支持,市场风格呈现典型的再通胀交易。
今年年初至今至3月19日,以制造业企业为主的道琼斯指数上涨6.6%,标普500指数上涨4.2%,以科技企业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5%。虽然道琼斯指数处于历史高点附近,但标普500指数较年内高点下跌1.5%,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下跌6.2%。美元指数累计上涨1.6%。
作为全球风险资产的风向标,美股回调引发了全球连锁反应。同期,明晟(MSCI)全球股票指数、发达国家股票指数和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分别较前高回落了1.4%、1.1%和6.8%。美国利率上行会加速美元回流,对尚处在疫情中的新兴经济体尤其不利。
管涛说,美联储的政策逻辑是用宽松货币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提振通胀预期,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帮助受到疫情破坏的美国经济爬出深坑。然而,超宽松的经济政策会助长金融过热,一旦市场通胀的预期加强,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过快,可能威胁由宽松流动性吹起来的美股资产泡沫的可持续性。
超宽松货币政策是金融不稳定的根源之一。2001年至2005年的美国低利率政策和信贷泡沫历历在目。
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市场尚能承受。 目前金融市场融资利率仍低于去年3月底宣布无限量宽松以来的水平,有的利率甚至还低于去年底水平。
管涛表示,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法定义务是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但美联储一再强调金融稳定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干不干预美股的短期波动确实考验美联储的定力,但更让美联储纠结的可能是未来货币政策退出如何既不刺破资产泡沫,也不刺破债务泡沫。
如果是温和的通胀加上较高的收入,有助于稳定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但是,如果是高通胀逼迫利率加速上行,企业部门的债务压力将难以承受。
美国总统拜登致力于大搞投资拉动增长,需要维持低利率环境,而国会也不希望看到债务泡沫破裂和大量失业现象出现。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说,利率上行并不代表金融条件收紧,宽松货币环境仍将延续。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上周六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叠加宽松的流动性,将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一旦通胀的预期得到确认,货币政策就要被迫逆向调整,成为经济复苏中潜在的风险挑战。若美联储政策边际调整,可能对中国的资本流入产生一定的逆向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