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国制裁后 欧洲议会许多议员发声批评中国

中国制裁欧洲议会议员,激起抵制欧中投资协定声浪高涨,重要党团要求同意协定的前提是取消制裁,而欧洲议会议长更表示欧洲不是沙包绝不能接受恐吓,并扬言对中国采取反制行动。
欧盟22日就新疆人权问题制裁4名中国官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北京随即对欧洲的10人和4机构报复,制裁5名欧洲议会议员、以及荷兰、比利时、立陶宛国会议员,还有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
相较欧方小心锁定新疆官员制裁,中方却是大动作制裁包括由欧盟27国大使组成的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及5位欧洲议会议员,中国此举意在对布鲁塞尔展现前所未有强硬。
但中国加倍制裁举动引发欧洲议会愤怒,反对欧中投资协定声浪高涨。
欧中投资协定在2020年12月底原则上完成谈判时,因中国未在条文中实质承诺将批准禁止强迫劳动国际公约,当时在欧洲议会就已有反对意见,这次制裁事件则放大拒绝协定声音。
其中欧洲议会第2大党团“社会民主党团”表示,欧洲需要与中国进行贸易,但人权等价值观居于首位,明确指出取消对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是与同意与中国政府谈判投资协定的前提。
而欧洲议会绿党则表示,中国政府攻击部份欧洲议会议员不会获得信任,只要执行制裁就不考虑将欧中投资协定列入议会议程。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的议员冯克勒(Mr. Iuliu Winkler)22日晚间宣布取消原定23日讨论欧中投资协定的会议,展现对中国不合理制裁行动的回应。
而欧洲议会主席萨索里(David Sassoli)继22日表示中国的决定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将产生后果后,今天他进一步表示欧洲不是中国的沙包,绝不能接受任何恐吓,扬言对北京采取报复行动,但他未透露报复行动是否包括拒绝欧中投资协定。
欧洲议会虽然目前许多议员发声批评中国,但欧洲议会是由27成员国约700位议员组成,中国透过重大建设等拉拢其中一些国家,再加上中国开放市场的商机潜力,使得欧洲议会是否会有实际行动受瞩。
欧盟执委会完成欧中投资协定后,尚需经检视协定文本以及翻译成数十种欧盟语言文件,后再经欧盟27个成员国同意及欧洲议会的批准才会生效,整个过程预估在2022年年初才会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