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等五种动物形容后疫情时期的投资者 请对号入座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随着世界迈向后新冠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头等大事,而愈发明晰的是,金融知识和相关教育已成为必需品。
你可能听说过熊市、牛市、现金牛和科技独角兽,但还有不少其他动物,也已经从财经新闻版面,走入日常对话。
想要在后疫情时代的金融丛林里探险,有这五种动物和它们背后的寓意,需要你格外注意。
旅鼠投资者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旅鼠素有从众心理。
旅鼠是一种生活在北极的小型啮齿类动物。关于它有个传说——旅鼠们集体跳下悬崖完成一场大规模自杀。不过这个传说已被证伪。
然而旅鼠也被用以形容从众效应的投资者。当某些公司及其股票受到点关注,旅鼠们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就像1月份全球瞩目的Reddit网民爆炒GameStop股价。
“大量投机者扎堆买入GameStop,搭上价格上涨的浪潮,而并没有看清这些股票的基本面,即这些股票已经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打击。”Hargreaves Lansdown的分析师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表示。
“交易者自己不做功课而是跟随社交媒体网红的步调,也可以说是类似旅鼠的行为。其中的风险在于,就像旅鼠一样,他们跟着这些网红们跳下金融悬崖。”
灰犀牛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米歇尔·沃克首先提出了和黑天鹅相对的灰犀牛概念。
一场激烈的辩论还在持续进行——这场疫情究竟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黑天鹅指一个意料之外、影响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则指,显而易见却被视而不见,最终造成重大危机的事件。
经济学家米歇尔·沃克(Michele Wucker)首先提出了灰犀牛的概念。
她告诉BBC,“灰犀牛就是那种巨大的、显而易见的可怕野兽,它的角直指着你。你的选择是,要么被践踏,要么让开,或者利用它的力量。”
中国官员对这一概念如此着迷,以至于犀牛现在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金融战略之中。习近平甚至鼓励国家为来年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做好准备,并制定了应急计划。
同时,这个概念也已经远超商业范畴,进入了心理学和其他领域,韩国超级乐队防弹少年团的一首歌中甚至也提到灰犀牛。
早在疫情发生前,比尔·盖茨等人就曾警告,一场大流行病即将到来,灰犀牛的知名度也因此急剧上升。
沃克表示,“灰犀牛很重要,因为它着眼于未来,不像黑天鹅只能在事后发现而不给你机会去阻止它。”
雄鹿投资者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所谓雄鹿投资者,喜欢赚一笔快钱,然后飞奔而去。
这个词由来已久,作家萨克瑞(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甚至在1845年诗作《A Doe in the City》中把交易员称为雄鹿。
当一家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其股票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供人买卖。雄鹿们急切地想尽早参与其中,他们的主要目的即买即卖。
AJ Bell的投资研究总监莫尔德(Russ Mould)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某些新股上市,也就是所谓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对投资者来说显得非常诱人,因为可能会有丰厚而快速的收益。
莫尔德强调,在线食品配送平台DoorDash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为雄鹿提供了“肥沃的领地”。当它于2020年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日,股价暴涨。
但资管公司Praefinium Partners的创始人帕特尔(Alpesh Patel)警告,雄鹿策略风险很大,因为早期的上市机会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因此,成功并不能保证。
仓鼠式抢购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疫情期间,德语仓鼠式抢购(hamsterkauf)被用来形容人们抢空超市货架的行为。
随着疫情扩散,仓鼠式抢购(hamsterkauf)一词在全球范围内声名大噪。这个德语词汇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由仓鼠(hamster)和购买(kauf)两部分组成。
德语中囤积一词本身就暗指仓鼠尽可能把食物塞进脸颊,难怪这词最后被用来概括全世界人们抢空超市货架的行为。
虽然这个词与恐慌性购买相关,但也经常被用来形容节假日商店关门前最后一刻的抢购。
莫尔德表示,在封锁刚开始时,消费者把注意力放在了囤积卫生纸和食品上。现在政府囤积清单中最重要的是疫苗和用于制造疫苗的原材料。
斯特里特则表示,还有另一种方式来看待仓鼠式的行为,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的储蓄增加了不少,并因此而受益。
“在储蓄方面,类似仓鼠的行为也很普遍,许多人将现金存入账户,建立应急资金,以增强面对危机时的应变能力,”她说。
“战狼”外交
图像来源,Dominic Bailey
“战狼”的说法源自于几部动作电影。
过去,人们可能会认为,中国在与他国政府和利益集团打交道时,有时会显得含糊不清、神秘莫测。
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在与澳大利亚及美国进行贸易战时的行为方式,以及对任何有关疫情处理方式的批评进行快速回击,都被国际媒体描述为 “战狼”外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和华春莹被认为是代表人物。
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此前向BBC中文表示,中国目前的“战狼”外交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曲解和污名化中国的反击”。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则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外交陷入被动,因此“反守为攻”。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来自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经历了经济腾飞,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外交方式被认为在战略上逐渐摒弃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强调“大国崛起”,“有所作为”,甚至“斗争精神”,整体风格也逐渐转向积极主动。
西方学者和观察家大多将这种渴望称为“民族主义”,而“战狼”外交就是对于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投射。
夏明对BBC中文说,中共试图“通过挑起国际混战,来为国内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挫折感找到发泄对象。”
“战狼”外交是否会成为疫情过后的常态,还有待观察。吴心伯认为,目前是“特殊背景下的战术调整”,今后是否维持“取决于西方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