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秀夫警察小說頂點《64》 警察、媒體、公關與綁架案
文:黃淑芳
時隔7年,日本推理小說大師橫山秀夫的經典名作《64》再一次在台灣出版。手刀搶到簽名書,迫不及待打開來,大大鬆了一口氣。
這部長達31萬字的巨作,上一次出版時因為字級太小,讀來吃力,嚇退不少讀者。新版比前一版足足多出150頁,每頁行數縮減、字級放大、行距放寬,把內文左右邊界減到剩下不到一行,硬是排出了舒適閱讀的空間,老花眼也能好好享受(還是擔心的話,也可以買電子書喔)。這本小說實在太精彩,錯過可惜。
書名《64》指的是D縣一起擄人勒贖撕票懸案,發生在僅有短短7天的昭和64年(1989年,隨即改元「平成」),家屬雖然積極與警方配合,7歲女童還是送了命,而且始終沒有破案。過了14年,突然有中央層級的警界高層要來視察,打算到被害人靈前上香,宣示破案決心,家屬卻冷淡拒絕。
為了讓高層視察、現場記者會順利進行,縣警局公關長三上義信絞盡腦汁,一面努力說服被害人父親配合訪視,一面要設法「按捺」媒體記者照劇本走,讓高層漂漂亮亮走完過場。但是,他愈忙愈覺得狐疑,家屬不對勁,當年參與案件的刑警不對勁,升官的、退休的、離職的刑警通通不對勁,彷彿聯手隱瞞著什麼。
《64》是推理小說,謎團有好幾個,負責解謎的是做了28年刑警、被轉調到警務行政部門當公關的三上。因為刑警的訓練,他循著單薄的線索和「這是不是有點奇怪」的嗅覺一路追查,一面應付記者俱樂部對縣警局、公關室的不滿,一面到處打電話、堵人查問;邊查邊感受到巨大黑影逼近,刑事部和警務部的內鬥升高、惡化,幾乎到你死我活、不惜同歸於盡的地步。
同時,三上也是個普通父親,正為了女兒離家出走、生死不明而憂心。家裡接到幾通不知是不是女兒打的無聲電話,妻子近乎崩潰。為了仰仗全國警察大軍協尋女兒,三上不敢得罪長官,不敢憤而離職。女兒的事、妻子的事,在他處理公務時不斷冒出來。這些片片斷斷的敘述,看似是為了形塑三上這個人物,讓他更有血有肉,讀到後面,你才會發現這些細碎的描述,全都是橫山秀夫埋的伏筆,都是解謎的線索。
《64》也是職場小說,是三上摸索著「我是誰、我在哪裡」的追尋之路。
被「下放」到公關室的三上,內心燃燒的是刑警魂,一心期待重回刑事部,不想為了公關需求得罪刑警同僚,也不想只被當成警媒關係的消波塊,不希望公關室永遠只能對媒體卑躬屈膝,又被自家人鄙視。他設法向上管理,在直屬長官威嚇、箝制之下找到著力點,爭取對內,對上談判空間,讓公關工作最起碼「正常」一點。
處理高層視察64懸案的過程,讓三上正視縣警內部的矛盾(甚至醜惡的內鬥)、面對警媒之間既對立又合作的定位,也重新思索了警察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從而釐清了自己夾在刑事部與警務部中間,既非鳥也非獸的蝙蝠角色,把自己從「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大夢中敲醒。當64懸案露出破案曙光,但逮捕真凶的同時可能重擊縣警局,三上已經準備好正面迎戰,不再只求安全下莊。
素有「一筆入魂」美譽的橫山秀夫,在這部小說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三上與記者俱樂部關於匿名新聞的談判張力十足,攻防過程簡直比刑案偵查還要刺激。三上衝進辦公室,與「被養在無菌室」的縣警最高主管本部長那場對話的收尾方式,也讓人窺見作者對細節的執著。
橫山秀夫在新版《64 》序文說,「看到自己的小說受到喜愛,沒有被社會淘汰,這是身為作家最開心的事情。」對讀者來說,這樣格局宏大、結構完整、推理細緻而又反映社會現實的精彩小說能夠不絕版,也是一幸。
警察小說是日本推理小說很重要的一支,精彩作品很多、厲害的作者很多,各擅勝場。大澤在昌、今野敏、堂場瞬一筆下有很多發展成系列作品的名警官,長岡弘樹甚至寫到警察學校教官去了(木村拓哉主演的風間教官原著《教場》)。
橫山秀夫沒有特意塑造系列主角,而是著重在警察組織,以及警察與媒體的關係。他對警媒關係的描繪,就像拿著檳榔刀邊走邊橫挑直剜,刀子雖小,但很鋒利,沿路劃開的傷口汨汨滴著血,不致一刀斃命,但也絕對不容無視。這,是他當了12年社會記者的江湖歷練。(編輯:劉麗榮)1100405
書名:64
作者: 橫山秀夫
譯者: 葉廷昭
出版社:圓神出版
日期: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