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T04:13:27.210Z
拜登将与40国领导人共商议气候议题。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拜登政府周三承诺希望在气候问题上团结世界。这一次,欧盟与英国锁定了碳排放减量,中国和俄罗斯都确认出席气候峰会。

法新社指出,上任仅三个月的拜登将在周四与周五欢迎4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一场线上的地球日峰会,这也预示在对全球快速暖化的担忧加剧之下,美国将重返气候前线。

官员们说,拜登正在美国国内推动一项2万亿美元的环境友善基础设施计划,他将宣布美国在未来十年内削减碳排放量的新目标。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说,他和拜登的大部分内阁成员都将参加这次峰会,「气候变迁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我相信,若不正面应对,任何国家都不会真正安全。」

一位美国高级政府官员说,美国正在看哪些国家也「宣布提升他们的野心丶表明他们打算采取的下一步措施,以帮助解决气候问题。」

在美丶中两国从人权丶贸易到国防等问题上紧张关系飙升的状况下,中国证实其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第一次参与拜登以美国总统身份出席的峰会。中国外交部表示,习近平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习近平宣布出席前,曾任美国前国务卿的克里(John Kerry)以拜登的全球气候特使身份访问上海丶并就双方合作发布联合声明。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右)在4月16日与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进行视讯谈话。

中国是目前为止最大的碳生产国,该国与美国一起排放了造成气候变迁的一半碳量,这意味若没有这两个国家的参与合作,国际社会不可能达成任何解决方案。

中国去年承诺在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将会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但,该国却也继续仰赖煤炭这种最肮脏的能源形式,并对欧盟主导的征收碳税的呼吁感到愤怒,因为碳税的徵收将可能打击中国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也接受了参加峰会邀请。然而,拜登因为莫斯科所宣称的选举干预丶黑客行为以及对身处狱中异议者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的待遇进行了批评。「我们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普京在其年度的全国讲话中说,俄罗斯作为世界第四大碳排放国,需要调整「整个基础设施」。

指望拜登的野心

法新社指出,环境观察家和一系列的媒体报道表明,拜登可能会加倍美国在气候变迁议题上的野心。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谈判达成2015年《巴黎协定》后承诺,美国在2025年将比2005年减少26至28%的碳排放量。

奥巴马的下一任特朗普(Donald Trump)退出了《巴黎协定》,称其对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不公平。不过,由于各州丶特别是加州的持续承诺,加上去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美国仍然在实现奥巴马目标的轨道之上。

但是研究表明,要实现巴黎协议当中所述,将全球气温的升温控制在与前工业时代相比最多摄氏2度内的范围,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更不用说是要将其控制在不超过摄氏1.5度的愿望。

联合国去年年底的一项研究发现,世界正朝着升温摄氏3度的方向发展,预计在此一水平上,地球将看到许多冰川和冰冠融化丶低洼地区被淹没,乾旱丶洪水等灾害越来越严重,并可能引发大规模移民。

英国走向净零排放

路透社报导,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办公室表示,他将在周四敦促各国配合英国的目标,在21世纪中实现净零(net zero)碳排放以限制全球暖化。

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期望实现净零(net zero)碳排放。

约翰逊在周二说,英国将在2035年之前减少碳排放量78%,他称这是世界上具野心的气候变迁目标,将使英国走上成为净零生产国的轨道。 他提出的新时间表较英国先前的目标提前近15年,这将会要求英国对其家庭丶汽车与工厂的供电方式丶如何养活其人民丶如何处理二氧化碳等方式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根据约翰逊办公室的说法,他预计会指出:「英国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削减碳排放量是可能的,这也使达到净零排放的问题不在於技术,而更在於政治。」

「如果我们真的想阻止气候变迁,那么今年必须是我们认真做这件事的一年。因为2020年代若不是作为世界领导人团结一致丶扭转局势的十年被记住,就是以失败告终被人们记下。」

约翰逊将呼吁各国参加今年10月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 Biodiversity Summit ),以及11月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该国提出野心勃勃的目标,与实现这些所需的计划。

他强调:「要让历史书显示,这一代领导人拥有为子孙后代保护我们星球的意愿。」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大会主席的英国计划在会前制定自己的净零策略,并以政策驱动实现其新目标。

(法新社丶路透社)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