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美中新冷战是美苏冷战的1.5版
2021-04-26T07:50:23.943Z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2018年算起,美中的对抗已近4年,但对美中对抗的性质,舆论一直存在分歧。特朗普时期尤其后期的美中关系,明显滑向冷战状态,因为华盛顿公开宣称其目标是对准中共及其党魁习近平,把中共比作冷战时期的苏共,号召中国民众和中共切割。美苏冷战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意识形态较量。美国在杜鲁门时期出台了冷战宣传的纲领性文件《史密斯一蒙特法案》,在意识形态上发起了对苏宣传攻势和心理战。特朗普后期与此类似,只是手段和程度不如冷战时期。
拜登当政后,鉴于美中关系跌到谷底,坏得似乎不能再坏,外界一度认为华盛顿会缓和两国关系。拜登在多个场合确也表示,美中非对手,不会进入冷战,他把中国定义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但拜登政府实际延续了前任的强硬色彩,甚至在很多方面对中国的打击和围堵比特朗普更狠。特别是3月以来,华盛顿频繁开展盟友外交,协调盟友的对华政策立场和行动,在新疆和台湾等问题上已经取得盟友的支持和配合。这也符合美苏冷战时期的另一特征,即建立阵营围堵对方。
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国人讲究势,一旦某种趋势形成,要改变或扭转它就很难,直到实现了这种趋势的结果。拜登政府或者至少是拜登本人,或许没有和中国打一场新冷战的意图,但双方围绕名为竞争实则对抗的布局及采取的手段,已经导向冷战轨迹。在这种形势下,美参议院外委会推出战略竞争法案,既是此种逻辑发展的结果,也是美中今后对抗进一步加剧的起点。从法案的动议看,它是美国第一份跨党派共同制订对华战略方针的重大法案,体现了美国两党及民众共同抗中的共识,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新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
在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全力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张,如建立联盟体系,实行出口管制,加强控制高新技术转移,以及上面提及的宣传战和心理战等以打垮苏联。战略竞争法案也将动员多种外交、经济和战略工具抗衡中国,如在人权与民主、台湾与印太事务、科技竞争上和中国对抗。法案也要求美国官员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给予更多援助,扩大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涉足范围,以及以更有力的发展投资银行应对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等。值得一提的还有,法案规定在2022至2026间,每年提拨3亿美元给“对抗中国影响力基金”,以对抗中共在全球的“恶意影响”。故说它是一份全面的抗中法案并不为过。
比起政府的政策,西方民主国家国会出台的法律对行政部门具有约束力。尽管战略竞争法案现在只是参议院外委会通过,但国会两院通过该法案应无意外,时间不会很久,届时拜登政府就必须执行法案。虽然如何行使法案的权力,做到哪一步,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的裁量空间,但目前的美中关系无疑不允许拜登政府在执行这部法案时打过多的折扣,而在中国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自视可以平视美国的情况下,也几乎可以肯定会遭到中国的反击,从而势必使得双方的关系雪上加霜,跌入新冷战。
事实上,一些美国学者对战略竞争法案的评价是“无关‘竞争’,而更像是对中国的冷战宣言,并以最负面的方式阐述任何中国的行动或意图”,这些学者担忧最终可能导致美中合作空间的缩小,甚至激化更加对立的两国关系。北京已作出强烈反应。全国人大外委会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批该法案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用心险恶,损人害己。
美中不可避免地进入新冷战无疑是中方不乐见的。然而,此冷战不是美苏冷战的简单翻版。后者乃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集团和阵营的对抗,是一场交集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阵,或者是以意识形态形式体现的地缘政治对抗,其意识形态的特征非常明显。美中冷战虽也带有思想和制度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意识形态的对抗程度要弱于美苏冷战。
除此外,尽管双方都在拉帮结派,但它更近似于美中的单打独斗。虽然美国的盟友体系要远强于中国,可其盟友也不是事事听命于华盛顿。这点和美苏冷战亦有很大不同,原因一在于美国的力量相对于其全盛时期有所下降,二是全球化形成的复杂的国际关系使得美盟友和中国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互相依存,特别是在经济和气候方面。这使得盟友在涉及中国的人权和民主事务上同华盛顿会有一定配合,在其他领域则会视自身与中国的厉害关系决定对策。换言之,美国的盟友在对华立场和政策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尤其是其欧洲盟友,这种独立性更强。
其实,即使对美国而言,要完全和中国切割也是做不到的,经济领域尤如此。另外,事关全球和多边事务也要求双方合作。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虽然比以前受限,但完全切断亦不现实。所以华盛顿按照“竞争、合作、对抗”三部曲处理对华关系。这是美中冷战又一不同于美苏冷战之处,后者只是在各自阵营循环,双方的经济和人文交流很少。
故美中冷战可称为美苏冷战的1.5版。未来它是否会升级为美苏冷战的2.0版,完全复制后者,只要美中和世界有起码的正常思维,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但由于台湾问题的存在,不排除美中由冷战转向热战,这是美中新冷战的特别危险的地方,需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