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该国未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2021-04-29T13:43:39.820Z
搭载着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升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成功发射了其空间站的第一个核心舱。一枚载有取名 "天河"的核心舱的 "长征 "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是该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发射10分钟后,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控制中心响起一片掌声。不久,"天河"进入预定轨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航天中心观看了这次发射。
空间站冠名 "天宫"
“天和 "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 "天宫"的一部分,将为宇航员提供住宿条件。”天宫“计划于明年投入运营。在此之前,还将执行大约11次飞行使命,将更多模块送入太空并组装。目前,至少有12名宇航员正接受训练,准备飞往空间站以及在空间站生活。
根据专家提供的数据,"天宫"的规模不到国际空间站(ISS)的一半,与前俄罗斯空间站 "和平号 "相当。
中国计划明年发射两个实验舱。届时,天和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将组成T型的中国空间站。
1992年即已启动前期工作
根据计划,试运行后, "天宫"将保持在约400至450公里高度的近地球轨道上。除了在失重、真空和辐射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外,该空间站还将为中国太空计划的进一步任务提供新的可能性。
如果老化的国际空间站在数年后按计划终止服务,中国就将是在若干年里唯一在太空运营永久前哨的国家。俄罗斯最早将于2025年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中方未计划像国际空间站那样,让"天宫"提供国际服务。不过,北京已表示,对在空间研究领域与外国合作持开放态度。中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建造自己的空间站的前期工作。
相关图集:人类登上国际空间站15年
空间站的首批宇航员:美国宇航员William Shepherd(中)与俄罗斯宇航员Yuri Gidzenko(左)、Sergei Krikalev(右)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的首批驻员,他们3人组成的“远征1小组”(Expedition 1)于2000年11月2日进入国际空间站。
200多名“来客”:截至目前,总共15个国家的超过200人曾入驻国际空间站,这里比一套六室住宅要大,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源供给。
出舱活动:图上站在国际空间站““加拿大臂2号”上的是宇航员Stephen K. Robinson,这张照片摄于2005年8月3日,这位STS-114 任务专家正在进行第三期出舱活动。
“蓝点”任务:图上是德国宇航员Alexander Gerst,他正在试穿太空服,为7小时太空行走做准备。这张照片摄于2014年10月7日,而这位宇航员总共在空间站生活了6个月,完成了“蓝点”(Blue Dot)任务。
庆祝圣诞:这张照片摄于2012年圣诞节。加拿大宇航员Chris Hadfield在空间站里弹起了吉它。
平安夜的太空步:这张图片摄于2013年12月24日平安夜当天。“远征38小组”的工程师、宇航员Mike Hopkins正在进行太空行走。
太空探险:这是“远征45小组”的队长Scott Kelly,他正在试穿太空服,他将和飞行工程师Kjell Lindgren开启探险之旅,在10月28日和11月6日进行两次太空行走,10月28日的任务时长6个半小时,主要是针对太空站的更新与维护。
3D模拟:这是Kelly和Lindgren10月28日太空行走的3D模拟,美国宇航局(NASA)电视台对这场太空行走进行了直播。
从空间站拍飓风:这是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今年10月2日拍摄的飓风“华金”(Joaquin)的照片。据媒体报道,宇航员Kelly将这张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并写道“希望你们都平安”。
(德新社、美联社)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