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蚂蚁整改方案落地面临千亿资本缺口 支付宝“断借花”意在反垄断
路透北京4月13日 - 阿里巴巴前脚吞下1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后脚便迎来“另一只靴子”的落地--蚂蚁集团整改方案出台。分析人士指出,要求蚂蚁集团整体成为“大金控”模式将令其面临千亿级资本补充缺口、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的不当连接暗含反垄断意味,压降余额宝规模则作为新措施出现,整体而言超出此前的预期。
分析人士并指出,监管公告对蚂蚁集团而言或意味着“利空出尽”,但估值将难免大幅缩水。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路透表示,整改计划比预期的要严格,“大金控”模式意味着蚂蚁集团至少需要2,00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才能符合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规定。
“随着整改计划尘埃落定,现在不确定性已经降低,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拭目以待,看看蚂蚁如何在此过程中落实所有这些要求。“董希淼称。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监管的公告对蚂蚁而言是好消息,因为它能帮助消除笼罩在金融科技公司上方的不确定性,并助其重启IPO。尽管现在蚂蚁集团重启IPO的可能性增强了,但公司的估值将会大幅降低,因为它将正式成为一家金融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投资者在为其重新估值时会清醒得多。
“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行业中各式各样的巨头,那个‘在荒野中几何增长’的时代,结束了。“中投公司前董事总经理Winston Ma表示。
中国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周一称,再次约谈蚂蚁集团,并提出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支付宝断开”借呗“”花呗“、 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等五大整改要求;随后蚂蚁集团发布声明,逐一列举整改措施回应监管整改要求,并表示”近期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一位香港投资者预计,蚂蚁上市将是“几年之后了”。独立投资谘询顾问公司Bay Street Capital Holdings创办人暨机构服务总监William Huston表示,蚂蚁作为银行或金融企业进行IPO,与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是完全不同的投资主题。
今年3月,直接知情人士表示,蚂蚁集团的一些国际投资人根据该公司2020年业绩对其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在蚂蚁搁置首次公开发行(IPO)并被迫重组之后,他们给出了一个更为审慎的估值。上述数字至少比蚂蚁集团2018年筹资时的估值高出三分之一,不过仍远低于其原计划IPO给出的3,150亿美元估值。
周六收到182.28亿元反垄断罚单后,阿里巴巴利空落地,港股周一盘中大涨近9%,收盘收窄至逾6%;在美股隔夜大涨9.27%的带动下,阿里巴巴港股周二开盘后涨近4%,但午后涨幅收窄至约1%。
**“大金控”下面临千亿资本补充**
蚂蚁集团早在2018年便是中国监管开展金控监管试点的五家公司之一;蚂蚁集团去年提交的招股书称,拟以全资子公司浙江融信为主体,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监管,并由浙江融信持有相关从事金融活动的牌照子公司的股权--该模式亦称作“小金控”模式。相应地,在集团层面上设立金控公司被称作“大金控”模式。
中国央行等四部门周一提出要求: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与去年12月四部门提出的“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相比,明确了蚂蚁集团的整改需采用“大金控”模式。
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撰文指出,金控监管办法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实缴注册资本金资本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且不低于直接所控股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总和的50%”;同时,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等规定对合作方出资比例30%的要求,意味着以蚂蚁为代表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在成立金控公司后面临补充巨量核心资本、拓展更多合作渠道的压力。
中国民间金融政策研究智库“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认为, 金控集团面临的核心监管问题是强化资本要求,预计至少需要注资1,500-3,000亿元;未来,金控内部不同板块的关联交易如何认定,如何确定公允交易价格,如何确定垄断地位,支付宝产生的数据和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产生的数据能否互通等,均需要探讨。
东吴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发布研报指出,由于针对金控公司的具体监管指标尚未全部出台,初步判断,核心监管指标将围绕“资本”和“关联交易”两个方向。对于资本,借鉴对大型商业银行的监管理念,通常要求达到比普通金融机构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关联交易,金控集团体系内不同条线的风险隔离管控将更严苛,主要防止风险交叉传递。
**支付宝“断借花”暗含反垄断意味**
中国央行等对蚂蚁提出的五大整改要求,第一条即为: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分析人士称,尽管并未明示,但监管此举暗含了反垄断意味。
“支付业务与花呗、借呗切断后,就是法律责任的单独主体,实质上就是分拆了,避免混业经营,”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对路透表示,“拆分是必然的,否则仍然构成事实上的垄断,甚至导致系统性风险。”
孙海波亦表示,此次监管对支付业务的重点放在消费者选择权问题上,暗含了对支付宝接近于垄断的基本认定。
对支付宝断开借呗、花呗的要求,蚂蚁在声明中称,会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路透今年3月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蚂蚁集团正与新成立的消费金融部门的其他股东洽商,提高该部门资本金,同时准备将利润丰厚的小额贷款业务并入该部门。一位直接了解相关计划的消息人士表示,为满足监管要求,该部门还需要300亿元人民币(46亿美元)的资本金。
另一与网络借贷密切相关的主题则是个人征信牌照。
蚂蚁周一发布的声明称, 将申设个人征信公司,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滥用。去年末,央行放行第二张个人征信牌照--朴道征信,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暗示监管部门意在重建一批具有独立性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互联网巨头的大数据垄断。彼时,中国央行是否会为蚂蚁集团单独发放个人征信牌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外,压降余额宝规模,是此次监管部门提出的新举措。
东吴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指出,余额宝早期是单一产品形态,即“天弘余额宝货币”,但2017年证监会通过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制约了单一货币基金的规模上限,“天弘余额宝货币”规模也被持续压降,截止2020年末为1.19万亿。为应对监管约束,蚂蚁自2018年以来陆续引入28支其他货币基金产品。
“但从本次监管要求来看,监管希望约束蚂蚁平台整体的货币基金规模,将AUM上限与蚂蚁平台挂钩,更看重实质。尽管具体监管指标并未明确,但考虑货币基金是互联网平台非常核心的理财工具,我们认为该监管措施对蚂蚁财富管理板块的成长性影响需要重视。”该团队称。(完)
(路透中文部马蓉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