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T08:29:05Z

路透北京4月20日 - 尽管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汹汹,但中国高层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到工信部的看法都出奇一致,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而且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有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下一步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稳定原材料价格。

“相关涨价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目前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悬殊、老龄化问题突出这些结构性矛盾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周二称。

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并详细解释称,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主因三方面因素:一是原料成本上涨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普涨;二是下游行业生产恢复形成了供需紧张态势,而且部分化工企业停产检修,美国极地风暴等导致部分产品产量锐减。

三是有色金属、部分化工产品等金融属性突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预期向好等推升了全球期货交易的活跃度,金融市场短期炒作也对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黄利斌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采取举措推动稳定原材料价格,要加强运行监测和价格监管,稳定市场预期,及时发布运行情况,防范市场恐慌性购买或者囤货;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垄断市场、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支持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鼓励冶炼企业及加工企业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交易。

昨日国家发改委在例行记者会上也指出,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中国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今后一个时期物价将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上周五也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影响中国国内的上游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从供需两方面看,目前供给质量和能力在逐步改善,需求仍在恢复过程中,总体看国内上游产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完)

欲览更多细节,请点击中国网文字直播链接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