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T04:36:28Z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4月19日-23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时政】

--习近平:中国将严控煤炭消费增长,欢迎美国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

由白宫主办为期两天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周四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中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综述》人为“筑墙”、“脱钩”损人不利己,习近平呼吁平等协商、开放创新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度呼吁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他强调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焦点》美国国会两党加强联手抗衡中国的努力,大力支持两项相关议案

美国国会两党加强了联手抗衡中国的努力,参议院一个委员会以压倒性多数支持了一项在人权和经济竞争问题上向北京施压的议案,同时其他议员提出了一项寻求投入1,000亿美元进行技术研究的议案。

--美国审议“战略竞争法案”,中国外交部发问:难道美国发展的目的就是为打败中国?

美国国会正推进审议“2021战略竞争法案”以抗衡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有关法案“严重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大肆鼓吹美国开展全面对华战略竞争,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中国国务委员王毅:不赞同以意识形态划线搞新的集团对抗,反对鼓吹“新冷战”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德国外长马斯举行视频磋商时表示,不赞同重新以意识形态划线,搞新的集团对抗,更反对搞“小圈子”,鼓吹“新冷战”,甚至基于虚假信息任意实施单边制裁;中德双方应共同做多边主义的维护者。

--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国发改委官员称会谈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于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后,双方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主要谈判人员 苏伟就此表示,会谈重启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对话合作渠道,取得了积极进展。

--欧盟制定新计划以加强印太地区影响力,称并非针对中国

欧盟决定加强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利用从安全到卫生等领域来保护其利益,并对抗中国日益崛起的实力,尽管欧盟坚称其战略不是针对北京。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涉疆动议,中国驻英使馆:立即纠正有关错误做法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涉疆动议,中国驻英国使馆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英方横加干涉中国内政”;要求英方正确看待新疆发展和涉疆问题,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立即纠正有关错误做法。

--《焦点》取消维多利亚州与中国“一带一路”协议是为保护澳洲--澳总理

澳洲方面表示,决定取消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订的两项一带一路协议,是因为协议与联邦政府的外交政策不一致,澳洲的外交政策将“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作为关键目标。

--加拿大法官同意将华为CFO孟晚舟引渡美国听证会推迟三个月

据法庭宣读的一项裁决,一名加拿大法官已同意华为首席财务长孟晚舟辩护团队的要求,将引渡美国的听证会推迟三个月。

--中朝将在五一前后恢复货运列车服务--消息人士

知情人士表示,关闭边境15个月后,中国将恢复与朝鲜(北韩)之间的货运列车服务,与朝鲜的贸易开始反弹。

--中国外长:缅甸问题最终能否妥善解决主要取决缅甸自己,避免域外不当介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即将召开的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中方期待会议能为缅甸局势缓和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利于避免域外的不当介入,缅甸问题最终能否妥善解决,主要取决于缅甸自己。

--印度疫情形势严峻,中国外交部称愿提供控制疫情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近期印度经历新一轮的疫情大爆发,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称,中方愿为印方控制疫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财经】

--中国国常会:将财政直达资金作为冲抵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的重要措施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常务会议称,今年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要着眼促进经济稳中加固,将直达资金作为冲抵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继续主要用于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综述》中国财政收入顺周期回升,财政盈余“被动”扩张为积极财政创造腾挪余地

中国经济首季迎来“开门红”的同时,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逾两成,主要得益于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且PPI涨幅有所扩大。随着经济继续加速、财政收入未来有望录得更快增加,财政盈余“被动”扩张将为积极财政政策创造更多腾挪余地。

--《热点聚焦》从“海胆维权”到特斯拉深夜道歉,中国消费环境改善刻不容缓

近几年中国不断通过“放、管、服”的政府改革,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不过从近期剧情不断反转的海南海口“海胆维权事件”,到近日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从“决不妥协”到深夜道歉,突现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消费环境的改善亦刻不容缓。

--中国将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发改委

中国国家发改委指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实施好结构性减税等措施,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应理性看待中国一季度经济恢复,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专家

如何看待中国最新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如果扣除基数因素,工业等一些指标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显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恢复态势。

--中国商务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鼓励差异化探索,纳入北京24项创新较强试点任务

中国正在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国商务部称,在统筹共性领域开放探索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地区特色特点,鼓励差异化探索,将北京市24项创新较强试点任务纳入天津、上海、海南、重庆,接近52项共性试点的半数。

--中国最高院称“十四五”将加强反垄断案件审理,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点工作举措,将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工作,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中国法工委:个人信息保护法将设专节,更严格限制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行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称,2020年10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针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包括设专节对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作出更严格的限制。

--中国工信部长:以更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增强高铁新能源等全产业链优势

中国工信部长肖亚庆撰文称,“十四五”期间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持续增强高铁、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中国工信部: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将采取措施稳定原材料价格

尽管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汹汹,但中国高层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到工信部的看法都出奇一致,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而且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有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下一步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稳定原材料价格。

--中国将摸底筛查平台企业合规情况,重点整治恶意屏蔽、强制捆绑等--工信部

中国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称,下一步将加强互联网行业市场的竞争监管,加大合规调查评估的力度,摸底筛查平台企业合规的情况,开展行业不正当竞争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恶意屏蔽、强制捆绑、流量劫持、违规经营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中国将加强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重点企业的能耗监管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今年将建立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能源密集型行业重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台账,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提升。

--中国央企首季净利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要确保负债率稳定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中国中央企业3月单月和一季度累计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实现首季“开门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周五称,完全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的央企目标任务,同时也将敦促央企开展债务风险专项排查,确保负债率总体稳定,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坚决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华融事件将致市场重估政府对国企支持力度,料不会给中国主权评级带来直接风险--标普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推迟发布年报激起了投资者对其透明度风险的担忧,并导致中国美元债市场出现动荡。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称,相关事件可能会促使市场重新评估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SOE)、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但相信政策制定者将阻止局势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动荡,以免波及标普对中国的主权评级。

--中国农业农村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缺乏支撑,将适当扩大替代品进口

中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表示,将通过增加超期储存的稻谷、小麦投放,适当扩大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引导调控需求等多项措施,保障饲料粮供应;预计新季玉米收获上市前市场供应是充足的,价格持续上涨缺乏支撑。

--中国发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缓解谷物短缺

中国发布了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旨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日粮配方结构,保障原料有效供给。此举可能会重塑谷物向中国出口的贸易流向。

--中国买家可能预定了50-100万吨法国新作小麦--贸易商

据贸易商称,中国买家可能至少预定了50万吨法国新作小麦,定于7-9月装船。这令人预期中国仍是法国下一季小麦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总人口按目前趋势或很快出现负增长,自主生育“越快放开越好”--专家

中国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表示,按照目前趋势,“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的年出生人口可能会跌破1,000万大关;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可能用不了几年,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就可能出现负增长。

【金融】

--《分析》中国LPR连12月持稳政策利率不动如山,地方债潮袭关注央行应对

中国4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无悬念连12月持平,再次彰显当前货币政策基调求稳当先。分析人士认为,LPR持稳且公开市场百亿逆回购操作已持续36日创下纪录,无疑表明当前央行并无政策调整意愿;而经济基本面保持向好态势但仍不均衡,令政策亦无调整必要。专题新闻

--《焦点》稳金融和防道德风险难两全,中国华融困境考验监管“平衡术”

虽然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近年主动“拆弹”多家高风险金融机构已积累丰富经验,但对中国华融2799.HK的风险处置依然棘手,再逼监管层走钢索,考验其“平衡术”。

--中国华融称主业转型成效显现流动性充足,将尽快完成年报审核并适时披露

中国华融表示,2021年以来,公司经营情况平稳,主业转型成效显现,流动性充足,各项到期债券如期兑付;同时,正积极配合审计师尽快完成2020年年报审核工作,相关审计工作完毕后将依法适时进行信息披露。

--《综述》中国紮实推进数字货币探索,央行官员称将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

作为在数字货币探索上领先全球的国家之一,中国未来将继续扩大数字人民币项目试点范围。中国央行官员最新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表示,考虑在更多场景、更多城市来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目前发展重点主要在于推进国内使用;中国也正研究对比特币、稳定币的监管规则。

--中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1万亿,首季亏损逾两千亿青睐低估值金融板块--报载

上海证券报报导,中国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21万亿元人民币,但从业绩来看首季整体亏损2,102.66亿元,与去年四季度盈利超8,000亿元形成鲜明对比,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近3,000亿元;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则表现亮眼。

--中国首批四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分别花落沪深交易所

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称,已各自正式接收首批两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申报,这标志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将正式进入项目审核阶段;完成相关审核后,将履行证监会注册程序。

【固定收益】

--中国央行等发布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了煤炭等化石能源类别

中国央行、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新版目录删除了涉及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清洁利用的项目类别,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同时增加了有关绿色农业、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新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类别。

--沪深证交所为公司债发行审核“打补丁”,强化偿债能力偏弱发行人的准入监管

中国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同时发布指引,明确了公司债发行上市审核的重点关注事项及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其中加强了对公司治理信息、财务数据等重点事项的关注,同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并强化对偿债能力偏弱的发行人的准入监管。

--中国4月地方债发行将破7,700亿环比大增逾六成,创八个月单月新高

4月中国地方债发行高峰如约而至,中上旬还尚属平稳,进入下旬后供给增加势头相当明显。截至目前,4月已招标结束以及已公告的地方债规模达7,758.229亿元人民币,较3月全月规模大增逾六成,并将创下八个月来新高。

--山西邀160余家金融机构考察国企,今年已刚兑800多亿债券再强调不会违约

去年永煤违约后,煤企占比较高的山西地方国企亦受牵连,为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山西省也是不遗余力。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山西省金融办举办160余家金融机构入晋调研当地国企;山西国资运营公司董事长郭保民再次强调,省属企业债务“不会出现一笔违约,也不允许出现一笔违约”。

--海航集团已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完成首批债权申报和审核--工作组组长

正在进行破产重整的中国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表示,当前海航按计划顺利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完成了第一批债权申报和审核工作;要确保下一阶段债权申报工作中依法合规。

--中国华晨集团首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管理人接受债权申报总金额达543.44亿

此前被质疑“逃废债”并已进入重整的中国华晨汽车集团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截止4月7日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债权申报期届满,管理人共接受5,950家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总金额543.44亿元人民币。

【外汇】

--《市场洞察》人民币时隔一个月重返6.5关口,要重新展开升值?

进入4月人民币稳步回升,至周二收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时隔一个月重新收复6.5关口;技术走势看人民币升破50均线,也意味着之前的调整告一段落。当前人民币更多是被动升值,后续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或仍受限。

--中国外管局:人民币汇率弹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增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稳步推动有助于跨境资本均衡流动,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助于外汇市场自主调节和平衡。

--中国外汇:3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97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93亿美元--外管局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97亿美元;1-3月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885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3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创逾五年半新高,但排名仍在第五--SWIFT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称,3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2月的2.20%升至2.49%,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当时份额为2.79%);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则维持全球第五水平。

【证券/行业】

--《独家新闻》中国蚂蚁集团研究让马云退出的各种选项--消息人士

根据一名熟悉监管者想法及两名与公司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蚂蚁集团正在研究让创办人马云剥离持股及放弃控制权的各种选项,因中国监管当局的约谈暗示,这么做或可使当局针对蚂蚁的业务整改告一段落。

--特斯拉深夜再发微博:已提供维权车主事故原始数据,将毫无保留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风波成舆论关注焦点。特斯拉周四晚间再发微博称,完全接受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决定,将尽己所能,积极配合相关所有调查工作,目前已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分析》特斯拉在中国经历的糟糕一周,其实酝酿了好几个月

美国电动车厂商特斯拉在其第二大市场中国刚刚经历了糟糕的一周,其实在其疲于应对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过程中,该市场对它的不满情绪早已在酝酿之中。

--中国证监会:加强系统离职人员投资拟上市公司监管,防范违法违规“造富”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加强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投资拟上市公司监管,坚持从防范违法违规“造富”、维护市场“三公”秩序等出发;全面排查在审企业,对存在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情形的,加强核查披露,从严审核把关,同时正抓紧补齐制度短板。

--中国为网络直播营销划红线,“人、货、场”等统统纳入监管

中国对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乱象的整治一直在加力。中国市监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为网络直播营销划出八条红条,并将网络直播营销中的“人、货、场”,“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线上线下”各项要素纳入监管范围。

--中国能源局:2021年将煤炭消费比重降到56%以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1年目标将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中国山东玉龙黄金计划退出收购澳洲金矿的交易,近期中澳关系进一步恶化

山东玉龙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计划退出收购澳大利亚金矿商Barto Industry Co的交易,因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和外部宏观环境发生变化。

--华融国际称一季度扭亏为盈,公司为“华融系”境外债券最重要担保主体

中国华融旗下最重要的境外债券担保主体--华融国际召开一季度经营分析会指出,一季度华融国际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各项经营指标全面完成时序进度;未来将聚力攻坚流动性管理、清收化险、稳健展业“三大任务”,聚焦风险敞口压降和流动性安全。

--蚂蚁集团旗下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在2021年第一季缩水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称,其管理的蚂蚁集团旗下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在2021年第一季缩水。

--中国神华退出澳洲煤矿项目开发权益,因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方向

中国最大煤炭生产商--中国神华称,为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方向,同时满足澳洲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环境保护需求和规划调整,公司决定退出澳洲沃特马克煤矿项目开发权益。

--全球各地电动车拥有量差异巨大,中国与欧洲领先--研究

慕尼黑车展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欧洲和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俄罗斯、南美和非洲等大型市场中,路上的电动车仍然很少。

--芯片短缺令中国汽车业复苏前景投下阴霾

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令行业高管忧心忡忡。他们此前期望中国可以在全球汽车行业复苏中一马当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