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激烈竞争之际 存在技术领先出路

法国商校SKEMA教授、经济学家伊曼纽尔·科姆(Emmanuel Combe)于4月19日在《世界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中美两个大国竞争激烈,他认为在中国与美国对立日趋白热化之际,存在另外一个主权政策选项,就是欧盟可以选择在特定领域取得技术领先,从而在某些领域处在优势地位。
汲取教训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让欧洲人意识到对其他国家的过度依靠的弊端,如疫情泛滥之初的口罩和现在经历的疫苗短缺等,这让主权这个政治词汇进入了经济领域。
在政治领域的主权意味着在没有任何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在特定的领土上行事其权力。同样在经济领域意味着一个国家通过自己生产所有的产品来维护其独立。
经济学家科姆认为在经济领域的主权意识会导致保护主义,从而进一步减少进口商品,而这类保护主义只会让经济进入死胡同,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所有的原材料和拥有所技术进行生产。
而且保护主义只能让经济失去竞争力,因为这切断了经济生产链和相应的国家生产以及经济优势。
优化投资
经济学家科姆认为如果没有廉价进口,就很难有增值的出口。
另外一种模式是一个国家有高的购买力,可以向其他国家购买需要的所有产品,这让该国制定出口增值商品,进口廉价商品措施。这种模式不排除国家的主权独立,同时也与其他模式不同,让贫富差异国家可以互动。
面对中国和美国这两国经济强国,增加欧盟经济实力的对策不可能一蹴而就。
投资科技研发领域
经济学家科姆指出面对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极端,存在一条短期内合理可行的主权政策道路。
就是国家通过针对少数领域进行的临时干预,首先包括通过执行工业技术赶超的产业政策,赶上在某些领域的落后,从而重新平衡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能力。
如果欧盟能够在未来达到部分制造电池和芯片,就会减少对亚洲国家的完全依赖,就更容易与供应商谈判。
欧盟的主权政策还可以包括将自己置于莫种产品生产链中的战位置上,生产其他国家必须又不会生产的产品, 例如,欧洲可以增强其在刻芯片制造机器中的领先地位,而亚洲芯片制造大国目前没有这个生产技术。
欧盟可以进行大量定向投资包括一些技术突破性技术的研发,例如量子计算机或氢发动机,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领导新技术领域的销售,并将欧盟的标准在世界其他地区应有。
这个设想不是要在所有领域不惜代价进行研发,而是要集中在一些创新领域能够做到最好。
上述经济主权概念旨在建立一个国家之间平等与和谐发展关系,需要明确的是未来的经贸伙伴互相需要,经济主权的意义就是要进行有选择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