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萧红被改稿
22/04/2021 - 11:15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说,在中国即使是知名作家出版的作品,仍难逃被任意修改的命运。已故作家萧红的文章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除了被删文还遭改动100多处,近日引发外界批评改动“拙劣”并质疑其正当性。
更动的内容则包括:“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其中的“一过”被改成“过后”;“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改作“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等。
有报道引述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郭玉斌说,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毕竟是名家名篇,非常具有典范性。编者这么一改,就把一些非常富有灵性、有特点、有地域特色、符合儿童心理的地方,统统都改没了。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语言、成人的规范用语来做这个事,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据郭玉斌认为,选入教材的文章,编者有一定的改动权。但改动权的大小,必须有一定的限定。
萧红文章被多处改动一事引发议论。光明日报今天刊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唐晓敏的文章指出,入选教材的文章修改大致有几种做法:适应社会政治变迁所作的语言修改;对个别科学性、知识性差错所作的修改;为语言规范化而作的修改;为了降低难度而作的修改。判断修改是否合适需要具体分析。唐晓敏说,以萧红文章的修改来看,似乎是让作品的文字更普通化,是大多数人所说的话。但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把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的文章,改成了“标准件”,这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很不利。
据中央社说,萧红1911年出生,31岁就病逝,她有“三十年代文学洛神”之称,曾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一生短暂但情史传奇,近年已有多部以她人生故事为内容的电影或话剧演出,如“黄金时代”、“萧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