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士兵在具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巡逻
阿富汗被戏称为“帝国之墓”,当美国深陷当地一场漫长的战争之后,整整19年仍然难以抽身,现在,美国正竭尽全力寻求出路,以挽救自己的面子。对于印度而言,克什米尔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在今后书写印度现代历史时,很可能会出现如下的表述:“印度教扩张主义”死于克什米尔。

印度在查谟与克什米尔地区所陷入的战争已经历时70余年,印度曾派出近70万大军在当地作战,这一数量相当于苏联方面部署兵力峰值时期的7倍,或者等于美国、北约驻阿富汗的士兵总人数。

 
现在,再加上印度近期派往克什米尔的数万名增援,部分人估计这一数字已经高达100万。因此,克什米尔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军事部队集中地。而且,克什米尔战争绝不会结束,除非印度能够认识到它根本无法战胜克什米尔人民的意志,并认识到这场战争将给它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
 
第一:广泛的共识认为,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占领不具合法性。联合国安理会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已经再次强调,联合国决议规定在克什米尔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但是,印度方面的立场却违反了这些决议。
 
此外,人们还将思考到印度反对派领导人是如何受到虐待的,并如何被禁止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如果印度方面问心无愧,那么为何要拒绝反对派的立场与观点呢?
 
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将强烈反对其被变为国内少数民族的事实。印度宪法第370条包括部分将克什米尔的两个部分并入印度的条款,而废除这一条,也就意味着印度废除了它为自己所提供的唯一的主张其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印度自身的法律标准,克什米尔地区现在已经明确地处于其占领之下。
 
第二:印度莫迪政府已经关闭了所有通过和平及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的大门。莫迪政府拒绝与巴基斯坦进行双边对话,也拒绝由第三方进行调解。在8月5日采取单边行动之后,印度方面表示,已经没有任何需要与巴基斯坦进行谈判的内容,除了让巴基斯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回归”印度以外。然而,这种“傲慢”将使印度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
 
印度政府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傲慢态度,甚至使之无法思考与克什米尔人之间的谈判关系。现在,这些克什米尔人将被那些直接服从印度政府领导的人员所统治。很明显,印度现在已经选择了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因此,当前的克什米尔穆斯林都面临着生存威胁。
 
克什米尔穆斯林将强烈反对通过印度殖民主义而将其变为国内少数民族的事实,因此,除了加强抵抗以争取自由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印度当前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企图通过改变克什米尔人口结构的方式,来强行实施其“最终解决方案”,而这项充满法西斯色彩的计划,将严重侵害当地人权,并严重违反人道主义法的规定,还可能导致被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种族清洗的罪行。
 
一个监督种族清洗罪行的非政府组织关于克什米尔问题发出警告称,“印度希特勒”将对集体屠杀和种族清洗的罪行承担责任,这些将使印度成为世界级的恶劣国家,此外,还将破坏其社会结构,削弱其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力。
 
第三:印度的傲慢与敌意、“印度种族主义”以及对克什米尔人施加的苦难,这些都促使巴基斯坦成为支持克什米尔争取自由的斗争的勇敢盟友。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再次宣布,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的一个主要问题。印度人民党采取的这些措施,已经从根本上扼杀了巴基斯坦国内与印度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希望,或是通过谈判解决查谟和克什米尔争端的可能性。
 
印度最近实施的镇压,以及预期印度将对克什米尔起义所实施的镇压,都对巴基斯坦政府构成巨大的内部压力,以支持克什米尔争取自由的斗争。而且,这种支持将是完全合法的。1948年第47号安理会决议明文规定了公民全投的原则,在此后的决议中数次提及,这说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人民拥有命运自决权的事实得到了国际法的承认。
 
同样,联合国大会还在1970年出台的第2649号决议以及随后出台的几项决议中,数次并反复强调了处于外国占领及殖民之下的人民进行斗争的合法性,及其拥有命运自决的权利,“为了恢复这种权利,可以通过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任何方式”。
 
此外,这些决议还承认上述人民有权获得并接受一切形式的道义援助与物质援助”,这也是在“合法行使命运自决权”的范围之内。
 
但是,无论巴基斯坦做什么,印度都很可能会指责巴基斯坦在实施“跨界恐怖主义”,并将威胁使用武力,甚至诉诸空袭及或军事入侵。现在,世界各国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印巴冲突可能会转变为一场灾难性的战争,甚至可能上升至核水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国际机构可能会采取部分预防措施。
 
世界大国以及联合国将努力说服印度调头回转,并与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人民进入可信的、具有公信力的和平进程。此外,克什米尔人和巴基斯坦需要得到海湾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与阿曼的支持,以遏制印度总理莫迪的权力野心。
 
莫迪及其亲近派系在印度教国家体系内,被广泛视为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的母体组织,他们相信,镇压克什米尔人和侵略巴基斯坦,将是印度国内一项有利可图的战略。
 
他们可能会忽略有关保持自我克制与进行对话的呼吁,甚至会更加鼓励这项战略,特别是在阿联酋为被指控针对穆斯林犯下了屠杀罪行的莫迪颁发奖项的背景之下。届时,它可能蒙骗国际社会,声称其正在走一条“更为容易”的道路,迫使巴基斯坦放弃帮助克什米尔争取自由的斗争,并接受印度对该地区所强加的“现实”。
 
尽管如此,与过去的政府不同,现任的巴基斯坦领导人——特别是在伊姆兰·汗的率领之下,绝不会向这样的逼迫所屈服。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及世界各地,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印度人民党的这项战略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克什米尔的强烈反抗,且无法击败。
 
如果印度采取威胁或使用武力的手段,那么巴基斯坦就会再次相信,如果有必要的话,将通过可靠的核威慑来遏制印度政府的行为。因此,印度对克什米尔的长期占领,很可能会演变成类似阿富汗那样的泥潭,从而腐蚀印度武装的士气,分裂印度的政治体制,并侵蚀印度经济。
 
像过去的各个殖民大国一样,印度最终也将在这场镇压人民反抗的战争中失势,也许这还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但是,英雄的克什米尔人民,将最终埋葬印度帝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