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美國商會今天發表2021年度「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除直指中國地方官員排擠外資企業外,並呼籲中國履行對外企的「國民待遇」承諾,確保外資和中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公平競爭。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Greg Gilligan)在發表白皮書的視訊記者會上直指,中國地方政府在商業公平競爭環境的執行上「尤其不到位」。尤其中國政府正推行「內循環」政策,加上美中關係惡化,讓省市官員「打安全牌」,更加排擠外資企業。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中國美國商會今天以「新舊交織的挑戰,持續給在華美企帶來考驗」為題,發表這份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隨著美、中兩國2019年相互加徵關稅及雙邊關係急劇惡化以來,2020年雙方的政經情勢更加複雜,且疫情的爆發也帶來更多的全新挑戰,這讓大多數的中國美企,都將兩國的經貿摩擦列為未來在中國展開業務的首要挑戰。

書中提到,2020年美中經貿往來仍然熱絡,但基於兩國的對峙,許多友好防護機制進一步遭到破壞,使美中關係在各領域都呈持續惡化的態勢,這包括經貿、國家安全、執法、新聞甚至文化交流等層面。

而疫情爆發除了加速上述關係的惡化趨勢外,更加深了兩國間的不信任感,使雙方重新將關注點集中在供應鏈安全、企業回流及對本國製造業的保護態度上。這些發展趨勢,都為中國美企帶來新的挑戰。

白皮書說,在中國許多長期困擾外資企業的營商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其中包括中國長期以來對國有企業的扶持、偏好內資企業的產業政策、對中國境內技術和產品提供更大(相較於外國)的優惠。此外,在網路安全和數據本土化上的僵化要求及網路入侵等問題,都有待大幅改善。

中國美國商會政策委員會主席羅斯(Lester Ross)也針對白皮書內容表示,不少美企持續在中國受到不公平競爭待遇。像是美國影視節目被中國消費者排擠的原因,除了有在地競爭的因素外,也摻雜了政治因素。

羅斯指出,美企對中國政府政策和市場開放進展最不滿意的,要屬於科技相關產業。美國的資訊、通訊技術產業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業別,但在中國卻受到最大的市場進入障礙。(編輯:邱國強)1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