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共資源不足房價漲 落戶政策緊縮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來了就是深圳人」曾是深圳居民引以為傲的開放精神,不過,隨著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緊缺以及房價高漲,深圳當局近日緊縮有關戶籍遷入的新規定,大幅提高學歷、職稱、繳納社保等門檻。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6日發布「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核准類學歷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技能性人才的最低標準都提高;同時,夫妻投靠要求由結婚時間及被投靠人入深戶籍時間滿2年調整為滿5年;老人隨遷將子女入深戶時間要求由8年調整為15年,並增加子女在深繳納社保連續滿15年的要求。
深圳因改革開放政策而快速發展,近年又成為科技業等創新類人才聚集地;當地人口絕大多數都來自外地,居民因此認為是一座最不會歧視外地人的城市。
根據最新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深圳常住人口數達到1756萬人,位列全國第6。過去1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增長超過713萬人,比2010年增長了68.5%,無論是新增人口還是人口增幅均位列全國第一。
界面新聞引述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深圳緊縮落戶條件是大趨勢。隨著當地公共服務資源越來越緊張,特別是教育資源,交通擁堵、房價高漲,民怨四起,主政者壓力很大。
報導引述深圳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鐘若愚的研究指出,按城市土地面積計算,深圳目前常住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8791人,高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超過東京(6426)、倫敦(5644)。
鐘若愚說,如果根據最新常住人口資料和醫療資源成長情況來估計,2020年末,深圳全市每1000人醫生數估計約為2.5人,每1000人病床數估計約為3.2床,遠低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平均水準。深圳小學平均每班接近50人,超過國家規定的45人,高於廣州的40人、上海的39人和北京的35人。
李宇嘉說,緊縮落戶門檻有利騰出發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房價降溫,從而降低人才在深圳紮根、生活的成本。(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