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5月17日-21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当周微升0.02%,为连续第七周升值,年内累计已升1.65%。本周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显示未来将考虑缩表,但市场很快消化其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人民币基本跟随美元指数波动;短期美指大概率延续弱势震荡,不过分红购汇需求料增多,人民币升势或受限。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百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已持续58个交易日,当周全口径小幅净回笼100亿元,政策稳健态度依然十分明确。到目前为止5月资金面仍未出现太大波澜,不过已进入税期,需要关注下周初缴税走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只要资金收紧幅度在可控范围内,央行料难改超稳的操作态度。
周一央行对5月MLF等量平价续做,周四公布的5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如预期连13个月持平,央行再次传递了坚定的维稳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大宗商品暴涨加深通胀忧虑,一度令政策预期添不确定性。不过这一问题已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最新国常会多措并举,力图雷霆重击大宗商品的炒作,高压之下近来“脱缰的野马”终于低头,稳健货币政策面临的压力也因此趋缓。
债市:
--受资金好于预期的提振,中国债市本周整体走强,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年内再次跌破3.10%关口,并逼近3.05%水准;同时同期限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亦下破3.50%。期货方面,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周五盘中创下九个月新高。交易员称,本周税期,但流动性远好于预期,叠加中国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决心压制了国内通胀预期,从而激发债市情绪;短期市场料仍偏暖,但亦要关注关键点位的抵抗。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转贴利率周初一度小幅反弹,随后在银行持续补规模需求的支撑下再次回落,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的足年票最新成交在2.62%附近。考虑到本月银行大多提前配置,月末冲量的压力应该小于上月,但低位徘徊格局依旧难改。
交易员并指出,当前信贷投放仍然未见明显转暖,以票补规模的需求还将持续,考虑到6月到期规模不小,若需求集中释放,不排除票据利率再次破位下行的可能性。
股市:
--中国股市当周冲高受阻,沪综指微跌0.1%。周一市场延续此前强势,在消费及医疗保健股带动下,沪深300指数收创近两个半月高点,沪综指重返3,500点上方。
不过股指在升至阻力区域后明显后劲乏力,国常会提出抑制大宗商品涨势更多举措,调控决心尽显,随着工业品期价再度大跌,钢铁、煤炭及有色金属等相关板块亦受创,大盘后半周震荡偏弱,回吐周初升幅。当前股市仍未脱离区间震荡,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相对稳定的背景下,有效突破动力依旧不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