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汽车产业可能适合作为东亚产业链合作的抓手--中国CF40报告
路透西安5月29日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周六发布报告称,中国产业链面临着三个调整方向:外移、内迁、区域重组。在区域产业链重组方面,疫情冲击下欧洲汽车产业链的暂停对东亚国家造成的冲击,这意味着汽车产业可能适合作为东亚区域产业合作的抓手。
该份名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选择”的报告并指出,对于巩固国内产业链,需要做好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承接,包括执行梯度税收优惠,在中西部边境省份积极与越南、缅甸开展劳务合作等。
“在前有堵截(美国)、后有追兵(越南等国)、中间摇摆(欧洲和日本),以及内有产业升级之困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链巩固、优化升级都面临着一定压力。”报告称。
报告指出,从空间上来看,中国产业链面临着外移、内迁、区域重组三个调整方向,三个方向均可能出现有利于中国的结果,当然也可能出现不利的结果。
以越南为例,中国向越南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使得中越在国际分工上的关系更为紧密,部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顺差转变成了中国对越南、以及越南对欧美的顺差,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过于集中的压力得以减轻。
“可见,现在的中越经贸关系较类似于此前日中经贸关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结点。”报告称。
报告指出,在区域产业链重组方面,汽车产业可能适合作为东亚区域产业合作的抓手。受疫情冲击,2020年3-4月欧洲汽车行业生产停顿,一方面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面临断供冲击,另一方面则减少了欧洲从日、韩进口汽车部件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日、韩供给与中国进口需求具备对接的可能性。尤其是从二级、三级等次级供应商来看,日本、韩国的汽车供应链可能与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形成有效匹配。
汽车产业作为高度集成的产业,适合作为东亚产业链合作的抓手。尤其是在新技术、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传统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紧密相联,而且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在新兴汽车产业中各自都具有一定优势。
“而且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领域较为领先,产业配套网络齐全、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望成为东亚区域汽车产业链合作的枢纽地位。”报告称。
报告同时指出,但是也要看到,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区内的政治关系,东亚地区的产业合作在该领域也面临一定挑战。
**做好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承接**
对于巩固国内产业链、做好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承接方面,报告建议,中西部地区可以试点对标东南亚国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税收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加强省际协调,减少横向税收竞争。
“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改善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政府效率,改善政企关系。”报告称。
同时,越南、缅甸劳动力成本低,年轻劳动力资源充裕,可在中国广西、云南等边境省份布局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尝试产业链+越南劳动力的经济一体化模式,通过提供语言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吸引越南年轻劳动力入境学习、工作。
“这样既可以缓解我国年轻劳动力短缺,又可以通过引入境外劳动力要素把产业留在国内。”报告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