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T02:31:25Z

路透北京5月30日 - 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点推进方向,然而对于传统能源占比较高的西北地区而言,低碳转型无疑将对其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并推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面临一定挑战。

资料图片:2013年9月,甘肃瓜州一处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REUTERS/Carlos Barria

业内专家指出,低碳转型的背景下要实现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把碳储存作为新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好碳市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配套的政策和信号引导亦不可或缺。

“低碳转型无疑会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如何去直面这个挑战,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协调发展,显然是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周六在“曲江论坛”上称。

她进一步解释称,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分布非常不均衡,资源和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基本呈逆向分布,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在内的西北省份,富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能源,其中煤炭储量占全国30%以上,主要集中在新疆、宁夏和陕西,石油储量在全国20%以上,原油主要集中在陕西,天然气储量占全国50%以上,陕北居于前列。

然而,尽管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西北却未将这种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不少省区传统能源产业占比较高,经济发展新动能尚欠缺,地方GDP和财政状况相对较差,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能力不足。

张晓慧指出,在低碳转型背景下,需要前瞻性地处理好维持西北这一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和优化产业结构这一问题,“否则不仅会影响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能源安全,还有可能会成为掣肘低碳转型的因素。”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上述论坛中亦谈到,当前中国的化石燃料占能源结构的80%,而要达到碳中和目标,“这个数要倒过来”,即新能源要占80%,化石燃料只能占20%。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特别是像陕西这种大的产煤省,因为更新的环境政策要求,需要有很多的产业调整,有一些冲击也需要调整。”他称。

**西北低碳转型关键:发展碳储存产业**

在应对上述挑战方面,张晓慧认为,西北地区可以考虑把碳储存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来发展。

所谓的碳储存产业核心是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储存,就是将二氧化碳从与能源相关的来源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储藏地点,并长期与空气分离储存的过程,通过将二氧化碳储藏在天然的地下含水层中,如油气田等中,利用天然的条件来防止二氧化碳泄露到大气中。

“新疆就有许多中小油气田或者是煤矿,开采完其实就废弃了,完全可以用它来作为碳储存的地点。”她称。

她也谈到,把碳储存作为产业来发展是需要前置条件,即建立国内碳配额和交易市场,充分利用国际碳交易市场,其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好碳市场的作用。

张晓慧建议,一方面,可以考虑将碳配额的拍卖收入用于支持低碳转型,这相对于财政支持碳配额交易更加可持续,但不足之初在于现阶段难以获得足够的拍卖收益,需要财政给予适当倾斜和补贴。

另一方面,新型能源和碳储存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碳市场价格信号的激励引导,可以试点新能源碳捕捉和储存。

“其中关键还是碳交易市场,因为碳交易的价格本质上就是低碳技术的市场价值,”她称,碳价格的上涨会促使私人投资增加,从而促进研发和市场化,包括煤的清洁燃烧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

**煤电转化项目将面临融资难题**

西北地区的能源产业在国家层面上极具战略意义,在低碳转型框架下需要考虑以适当方式补贴,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张晓慧指出,从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个项目来看,均有助于西北地区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问题在于,低碳转型会使得化石能源的价格抬升,即成本会增加,传统能源产业的盈利性有可能会降低。

“考虑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涉及的国家基本安全问题,因此很难以完全市场化的考量来看待其能源产业的优胜劣汰,可能需要给予政策上的补贴,”她称,“但是由于当前地方财政普遍面临一些困难,中央财政也有不少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拿这个钱就变得非常关键。”

同时,要想发展新型能源,可能还需要配套发展煤电就地转化项目:发展清洁能源意味着要对风能和太阳能做进一步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并不稳定,对电网改造需求也比较大,而在西北地区建设太阳能并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更多技术上的突破。

但张晓慧强调,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G3国家已达成共识要在2030年使电力部门脱碳,并在今年年底停止对煤炭项目的国际融资,同时逐步取消对所有化石燃料的支持以实现全球气侯变化目标。

“这对处在不同阶段、能源结构和生产能力都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应对这类融资突变,化解较大融资发展压力,都将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未来西北地区的煤电就地转化项目能否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融资的难题。”她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