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2021 - 17:53

Ninan WANG : 当失权的皇帝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当时的岛上除了英国的各种活动,还有许多华工。我们今天认为,这些华工是圣赫勒拿岛现如今华人群体的祖先。那么这些华工是因为什么而到了圣赫勒拿岛上?他们有见过拿破仑吗?本期节目当中,我们依旧请法国拿破仑基金会国际事务负责人皮特-希克斯教授做介绍。

Peter HICKS :当时圣赫勒拿岛上有百来个中国人。当时有一套系统,把华工们从大概是广东那边运过去。这些华工在广东签一份合同,然后被运到圣赫勒拿岛上,他们自己不拿工资,但他们在圣赫勒拿岛上有吃有住,合同是3年。而他们的工资呢,则是被付给他们留在广东的家人们。所以说,他们不是做工的奴隶,他们是当时那些公司付钱的劳工。只不过钱款是被付给了在中国的家人,而不是付给在圣赫勒拿岛上的华工。在岛上的华工们没有名字,为了区分他们,每个华工都被安排了一个编号,比如说从1到300,这些为公司劳动的华工,被称呼为“第8号先生”,“第14号先生”,或者“第25号先生”。当华工们生病了,人们会说,“第54号在医院”,这样。当时在圣赫勒拿岛上,有一次,来自不同地方的华工们聚在一起斗殴,这件事当时被记录下来了,文件里写道:他们互相殴打,而欧洲人则在旁边吃惊地围观,这个时期是1815-1821年。这个时候的拿破仑是被流放的状态,他上岛日期是1815年10月15日,然后在1821年5月5日,死在岛上。

这段时间,圣赫勒拿岛上中国人无处不在,到处都有他们劳动的身影,他们会去修一些道路,有的时候会被派去修理房屋,修拿破仑住的房子朗伍德府邸。他们还会去帮忙修理经常经过圣赫勒拿岛的中国船,这些中国来的船,之后会前往英国等地方。所以,圣赫勒拿岛上的回忆录里写着:中国船到了!所以我们是知道的,当时确实是有中国船舰经过,停靠。岛上的人和船上的人也有过交流。拿破仑本人也是,他本人收到过来自中国的礼物,这件事情当时很出名。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有一个苏格兰家庭,一个儿子参军,加入了英国军队,这个苏格兰士兵参加了滑铁卢之战,他在一场战斗当中受了伤,被发现的时候,身旁都是法国人,还被拿破仑看到了。当时,拿破仑跟自己的医生说: 去,派人去治疗这个年轻的士兵,他受伤很严重。

这件事情,拿破仑自己记得,把这件事记得更清楚的,是被帮助的苏格兰士兵的家人。恰巧的是,这个在拿破仑帮助下得到治疗的苏格兰士兵,他的一个兄弟在广东工作,因此,1816年间,这个苏格兰士兵远在广东工作的兄弟,两次给拿破仑寄送过礼物,包裹里有很多东西,下棋的套品,影子戏的物件,这些物品都非常漂亮。所以说,这个英国家庭,从中国给拿破仑寄礼物,来感谢他,感谢拿破仑曾经在战争期间,帮助过受伤的士兵这个家人。更准确地说,这个士兵在滑铁卢之前的战役里就受伤了,但他得到救治是之后的事情。

圣赫勒拿岛上的流放岁月,拿破仑读书度日。其中,他读过马戛尔尼伯爵一份报告的法语版,那是非常著名的马戛尔尼伯爵在1792-1795年期间的访华记录,拿破仑读了这个中国之旅的记载,还和随行的拉斯卡斯(Emmanuel de Las Cases)进行探讨。他们谈论中国,还有,后来拿破仑还和他的爱尔兰医生巴里-奥默拉(Barry Edward O'Meara)谈论了一些这位医生在拿破仑死后才被公开的片段。根据记载,两人谈论了中国,中国与英国的关系,尤其是当时中英两国的商贸关系。两人讨论了英国应该如何和中国做贸易,如何才能符合英国利益,对于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做买卖,拿破仑是发表过意见的。所以,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拿破仑,的确是对中国问题,感兴趣了。

Ninan WANG:时针回拨,回顾往昔:滑铁卢战败的第二天,拿破仑-波拿巴的命运就开始困扰着盟军。皇帝设法逃离了战场,返回巴黎,他仍然希望在政治舞台发挥作用。而盟国的重点则是要给法国带来和平与秩序,并面对巨大困境,考虑重扶波旁上位。拿破仑的归来,从实际上证明了路易十八脆弱的力量。巩固王位因此成为台面上的优先事项,但前提条件是,拿破仑必须离开政治舞台,所有他的支持者们,也必须被赶下台。为此,盟国还鼓励法国新政府严厉惩处那些帮助拿破仑返回的人。但是,为什么要流放拿破仑而不是将他处决?为什么英国人必须担负起这个麻烦的囚犯的命运呢?这一切都与圣赫勒拿岛这一最终选择,有关联。

早在路易十八回巴黎前,英国人就认为必须要俘获拿破仑。当英国政府得知他要往大西洋方向走,并打算离开欧洲大陆后,就下达了非常严格的命令,防止拿破仑去美国。英国人不仅打算俘获拿破仑,而且还想确定把他安置在一个合理的保险的地方。他们不想把拿破仑移交给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法国政府。况且英国政府对法国解决这位前皇帝命运的能力,持谨慎的态度。因此在当时的决策者眼里,只有英国“这个意志顽强反法的国家”,才有资格有能力做这件事。要么就把拿破仑送到英国本土,要么让他去直布罗陀,要么让他去马耳他,或者圣赫勒拿,再不济,可以让他去好望角,或者其他什么“让人放心的地方”,而且为了不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还要距离欧洲大陆很远,免得引人同情,或者再搅动风云,掀起新的革命。本想只关他几个月,就足以让他的影响力消弭或者减弱,不想拿破仑写了一封动人心弦的信,据历史记载,英国的乔治四世看到之后感动不已。种种这些都加剧了英国的不安。又因为送还给法国,让法国处死拿破仑具有不可操作性,因此英国最终决定将他远远地流放。好望角与圣赫勒拿岛看上去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后来,英国政府出于殖民帝国政治版图的考量,排除了好望角,选择了圣赫勒拿岛。至于后面与华工们的故事,我们刚刚已听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