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只是故事的开端(二) | 世界 | 半岛电视台

在世界进入第三个千年之际,联合国为实现全球的预期发展而制定了一条新的路线,通过为期15年的全面计划,并为第一阶段制定了8个目标,这被称作“千年发展目标”,而在这项计划所面临的困难中,最主要的就是成员国在履行政治承诺上的薄弱。在计划期限结束之前,联合国在201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峰会上呼吁成立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为第二阶段(2016年-2030年)制定一项新的计划。
在201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峰会上,这项计划获得了批准,其中充满了新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要求在2030年之际实现计划目标,将人类从贫穷、贫困和疾病的中解放出来,治愈并保护地球,并采取大胆而紧急的行动,将世界转变至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之上,而不允许任何国家落伍。
雄心勃勃的目标与坚定的决心
这项新计划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次共包括17个总目标,其中包含千年发展目标在内的169个具体目标。但是,在更多的细节、组织和压力之下,这项计划强调“这些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各国领导人从未承诺要付出共同努力,并为这项计划的实现付出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寻求共同合作,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迈进,实现与所有人相关的富有成果的合作,并为全球各个地区实现发展”。这些目标是多年来在全球各国与各方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普遍磋商与沟通而产生的成果。
这些目标包括:
1.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
2.消除饥饿,提供粮食安全与改善营养,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3.确保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享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富足的生活。
4.确保所有人获得公平且优质的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5.实现性别平等及女性赋权。
6.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水与卫生服务。
7.确保人们能够普遍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的、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服务。
8.促进持续、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确保充分和生产性的就业,并为所有人提供体面的工作。
9.建设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工业化进程并鼓励创新。
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11.使城市和人类住社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复原力和可持续性。
12.确保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方式。
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4.保护海洋与海洋资源,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加以利用,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15.保护陆地生态系统,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防止多样性的丧失。
16.促进和平与正义,并建设强大的机构。
17.加强执行手段并振兴全球伙伴关系,以促进可持续的技术发展。
可以通过以下链接阅读联合国发布的具体信息,以了解这项计划所具有的性质及其涵盖的各个方面。
在这项计划的前言中,世界各国领导人承认,他们“对一系列以人为本且旨在变革的全面、长期性的全球目标,作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而且他们将不懈努力,“致力于在2030年之前全面完成这项计划”,他们还强调,“每个国家都对支配其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拥有完整与永久性的主权,我们将执行这项造福所有人的计划,并为所有人的利益全力以赴”。
正如我们所见,各国领导人意识到,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国家的人们的生活都将发生大胆而全面的转型,而不论其在经济、文化、社会和发展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执行机制
联合国为这项计划设定了一套执行机制,这些机制确保能在2030年之际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是像上次的千年发展目标那样草草结束。而这一次的计划实施将取决于5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亚的斯亚贝巴的发展融资会议成果
2015年6月,第三次国际发展筹资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此后,联合国于2015年9月在纽约召开了联合国大会首脑会议,以批准这项可持续发展计划,并为之确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机制,以确保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1.根据商定的条件,在优惠条件和有利形势之下征集财政资源进行能力建设,并将无害的环境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2.地方和国际两级的公共财政,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商品以及刺激其他筹资来源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国际公共财政对支持各国在地方一级上动员公共资源的努力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国内资源匮乏的最贫穷和最脆弱的国家中。
4.发达国家承诺将国民总收入的0.7%用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
5.国际金融机构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案中作出的贡献。
6. 发展中国家在采取国际经济决策中扩大和加强其贡献,并为全球经济管理制定标准。
7.各国议会在颁布立法、批准预算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确保执行责任方面发挥的作用。
8.各国政府、地方当局、公共机构、次区域机构、国际机构、学术机构、慈善组织、志愿机构及其他机构在执行问题上进行密切的合作。
9.联合国体系在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作用,以其拥有的资源,并展示应有的效力与和谐,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出效率上的相对优势。
第二项原则:依赖全球伙伴关系
这种全球伙伴关系将建立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1.成员国。
2.私营部门,包括小微企业、合作社以及跨国公司。
3.民间社会。
4.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组织及其他参与者。
这就意味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责任并不会落在联合国及其成员国的肩上,这项原则为私营部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其投资额预计超过了12万亿美元。
第三项原则:充分承担国家责任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国家控制的情况下,每个国家对实现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首要责任,并应根据相关国际规则和义务来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必要的国家发展政策和战略,因此,各国应通过创造经济环境来履行这项责任,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同质的、相互支持的全球贸易体系和货币金融体系。
2.加强和改善经济事务管理。
3.发展适当的知识和技术,并促进其获得性。
4.能力建设。
5.政策的一致性以及为各级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四项原则:密切跟进
各国政府应对各级的后续行动和跟进情况负起主要责任,并通过以下机制确保在2030年之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由联合国大会和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的高级别政治论坛,在监测全球后续行动与跟进情况方面发挥中心作用。
2.制定相应指标以帮助完成这项工作。
3.提供可靠的分类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并衡量当前所取得的进展。
4.加大力度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统计能力。
5.建立更为准确的标准来衡量发展进度。
第五项原则:获得准确的数据
这项原则要求联合国成员国付出巨大的努力,以收集和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数据,以及其每年所达到的水平,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以提取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提高绩效的指标。
获得数据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并增加资源以支持旨在加强统计系统的全国及全球努力,以探索新的数据来源以及在各类来源之间收集和整合新数据的能力,而这又需要与民间社会、私营部门以及学术界建立伙伴关系。
这项计划的起点是坚持在2030年之前实现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来自“各国政府、议会、联合国系统及其他国际机构、地方当局、人民、民间社会、企业、私营部门、科学和学术界以及全人类”的努力。这项计划中提到的内容,以及在建立机制、政策、措施、设计相关步骤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计划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国家、大型企业、组织与机构,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列入了正式的执行计划之内,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的全球领导人、政治人物、经济学家和普通百姓也都为自己加入了这项计划的口号,并且我们将继续审视直到2030年之际,在这项计划的目标范围内所发起的重大卫生、技术、知识和组织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但是,这些原则是否足以让联合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还是会像2015年的千年目标计划那样无疾而终?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讨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