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是否意味着新一轮“超级周期”的开始? | 世界 | 半岛电视台

由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复苏、各国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高通胀率的预期,近几个月商品价格上涨并跑赢股票指数。
作者茨维塔娜·帕拉斯库娃在美国网站“石油价格”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已证实,过去三个月中与石油价格上涨50%相关的所有领域内的商品价格上涨尚未结束,甚至部分最大的投资银行已经开始谈论商品价格趋向于持续向上波动,并且通常会持续近十年的新一轮“超级周期”。
茨维塔娜补充称,“但并非所有的投资银行和分析师都相信,世界正在朝着所有领域内的基本商品迈向新一轮的超级周期”,他们还发出警告,“超级周期”这一术语对价格上涨的速度非常乐观,尽管该速度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放缓,或是在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负面影响之下步履蹒跚。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确认利率将维持在低位,以及美国上周的原油产量因席卷得州的暴风雪而大幅下跌的支持下,石油价格在25日出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的持续上涨,并达到1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路透社报道,在当日的早盘交易中,4月份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5%,至每桶67.37美元,而4月份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上涨0.4%,至每桶63.45美元。
大宗商品竞争
早在2020年10月,即宣布研制出有效候选疫苗的几周之前,高盛集团便宣布商品价格将在2021年呈上升趋势。
高盛补充称,规避通胀率上升、美元疲软以及各国央行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是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高盛预计,在12个月内,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将在能源行业内再次上升42.6%,在贵金属领域中将再次上升17.9%。
作者茨维塔娜在其过去三个月的报告中指出,高盛商品指数跑赢标普500指数,其中,前者上涨了25%,后者上涨了9%。
在同一时期,石油价格也从每桶40美元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这得益于研制出新冠疫苗的消息,“欧佩克+”联盟降低生产量的决定,以及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提供大规模刺激计划来实现经济增长时石油供应量下降、市场需求回升的预期。
新一轮超级周期的驱动力
摩根大通认为,有很多理由认为新的商品超级周期可能才刚刚开始。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新的上升趋势已经开始,特别是高油价周期已经开始。”
作者茨维塔娜表示,最近一轮商品超级周期在持续12年后于2008年结束,而当时的周期是由支出增加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所推动的。
另一方面,摩根大通认为,当前有几个潜在的因素支持新一轮超级周期的开始,包括:
- 预期在新冠疫情之后出现的全球经济增长。
- “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 通货膨胀率上升。
- 美元贬值。
- 资金流入以对冲通胀。
- 对新石油供应的投资下降。
- 国际能源署曾在去年发出警告,如果在未来5年内对石油的投资仍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上,这将使2025年的石油供应预期减少900万桶/日。
而在去年12月,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齐曾预测,全球对上游项目的投资将与2020年一样保持较低水平,并且预计对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投资将达到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3000亿美元,比2019年投资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下降了30%。

作者茨维塔娜引述伍德·麦肯齐首席分析师西蒙·弗劳斯的话称,“到2022年末,石油需求将再次恢复到超过1亿桶/日,从而将增加十年之后的后期供应短缺的可能性,并导致更高的价格。”
来自第三方能源研究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的首席石油市场分析师阿姆里塔本月初在接受彭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结束贸易通货紧缩可能会推高油价,甚至使之在一年之内突破每桶100美元。
这会是大宗商品下一轮超级周期的开端吗?
尽管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但是一些分析师警告称,宣布大宗商品进入新一轮超级周期还为时过早。
作者援引来自Ninety One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经理乔治·切弗利的观点报道称,当前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正在复苏,但是下一轮超级周期可能会在“未来二至三年内”才能开始。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兼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埃德·莫尔斯几天前向《金融邮报》记者表示,这种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太可能演变为超级周期,因为当投资减少时,包括原油在内的原材料“仍有供应”。
作者茨维塔娜强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无疑得益于对后新冠疫情时期需求增加和价格持高的乐观预期,但是在目前宣布进入下一个长达十年的超级周期可能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