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台海危机美军文件“吹哨人”:90岁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再次面临起诉风险

Pentagon Papers whistleblower Daniel Ellsberg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Daniel Ellsberg has warned against the dangers of nuclear weapons and military interventions for decades

约书亚·内维特(Joshua Nevett)BBC记者从1969年底开始,一项乏味但有意义的任务让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忙碌了几个星期。

他一页一页地影印数以千计的绝密文件,他希望这些文件能结束一场漫长而昂贵的冲突。

这些机密文件被称为 “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s),显示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

在被起诉间谍罪之前,埃尔斯伯格于1971年向媒体泄露这份文件。最终起诉被撤销。

虽然“五角大楼文件”留下长久遗产,但它们并不是埃尔斯伯格手中掌握的唯一文件。埃尔斯伯格还复制了另一份机密文件,该文件显示美国高级军官在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期间对核战争威胁的重视程度。

50年来,这份文件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17年,埃尔斯伯格才在网上公布完整的文件,但鲜有人发现。一个月前《纽约时报》对此事进行报道。

Daniel Ellsberg, the whistleblower who leaked the Pentagon Papers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Daniel Ellsberg leaked the Pentagon Papers to expose actions the US had taken in the Vietnam War 泄露"五角大楼文件"

从理论上讲,埃尔斯伯格的披露行为可能使他面临被起诉的风险——与他因泄露“五角大楼文件”面临的指控相同。

现年90岁的埃尔斯伯格说,他并未被入狱的可能性吓倒。在接受BBC采访时,他道出原委。

几十年来,埃尔斯伯格一直坚持不懈批评美国政府的过度扩张和军事干预行为。他的反对意见在20世纪60年代变得具体化,当时他为白宫提供核战略方面的建议,并为美国国防部评估越南战争。

在这一时期了解到的情况严重违背埃尔斯伯格的良知。他认为,只有让公众知情,才能构成足够大的政治压力,使结束战争不可避免。

因此“五角大楼文件”被公开。尽管时代背景不同,这也是埃尔斯伯格选择最新披露相关文件的初衷。

Papers belonging to Daniel Ellsberg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Mr Ellsberg photocopied 7,000 pages of the classified study on the Vietnam War

“我想为避免核战争尽一份力,”埃尔斯伯格在他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说。

根据他的评估,围绕台湾的核战争是一个重大威胁。要弄清原因,就得从未有定论的中台关系着手。

自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以来,中国一直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从那时起,中国就把台湾看作是一个出逃的省:中国认为台湾必须与大陆统一,必要时不排除使用武力统一台湾。

如果中国真的攻击台湾,作为台湾最重要的盟友美国不会袖手旁观,反而会采取行动。

“战争游戏似乎表明,中国将赢得一场针对台湾和美国的常规战争,”埃尔斯伯格说,“为了获胜,这将立即引发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战的问题。正如美国决策者在1958年承诺的那样,如果有必要,他们会这样做。”

Soldiers stack artillery shells at the seaport on Quemoy to defend against communist Chinese aggression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1958年的台海危机曾从八月底开始持续4周。

1958年美国没必要这样做。但埃尔斯伯格公布的材料以令人警醒的细节表明,美国军事指挥官为什么认为有发动核战的可能。

公布的材料包括对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研究报告中经过编辑的几十页内容,当时中共军队开始炮击台湾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几座岛屿。

这份研究报告成文于1966年,由莫顿·哈尔帕林(Morton Halperin) 为美国政府资助的智囊团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所撰写。该研究报告于1975年解密,部分内容被删除。

在一个被删减的段落中,该研究表明包括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内森·特温宁(General Nathan Twining)上将在内的高级军事领导人认为“使用核武器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节指出,特温宁表示如果中国不停止对台湾的攻击,美国 “将别无选择,只能深入中国进行核打击”。

当中共的轰炸减弱时,这些都没有发生。

—————————————————————————————————————————

1958年台海危机美国主张对中国发动核打击

美国政府早前将这些文件揭秘,在审查删改后公之于众。《纽约时报》称删减的几页显示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部最高指挥官劳伦斯·S·库特上将(Gen. Laurence S. Kuter)对发动核战的态度。

库特希望获得授权,在任何武装冲突开始时首先对中国大陆发动核攻击。他推崇先向中国的机场投掷原子弹,他认为这种相对克制的做法将使美国政府中的核战争怀疑论者更难阻止该计划。

该文件显示,即使在1958年,官员们也怀疑美国无法仅靠常规武器就能成功保卫台湾。如果中国受到原子弹袭击,苏联极有可能采取报复性核打击。

但比起这些风险,美国军官更不希望失去那些岛屿。《纽约时报》称这项研究转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内森·F·特怀宁(Nathan F. Twining)上将的话,他说,如果对空军基地进行原子弹轰炸并不能迫使中国退出冲突,那么将“别无选择,只能对中国北至上海的地区进行深度核打击”。

但最终中共停止炮轰金门等岛屿后,缓解了危机。

—————————————————————————————————————————

不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教授说,强调这一事件确实有重要目的。他告诉BBC,随着中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发展出 “适当能力”,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将变得更大。

埃尔斯伯格说,通过他的泄密行为揭露核战风险时,根据《间谍法》,他面临被起诉的可能。该法旨在压制异议声音,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颁布。

该法反映当时美国的安全问题,将未经授权保留或披露可能损害美国或帮助外国对手的与国防有关的信息定为犯罪。

Daniel Ellsberg and wife walk from court after a federal judge dismissed the Pentagon Papers case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政府曾对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进行间谍起诉,但于1973年撤诉

随时间推移,该法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从法律上前所未有地挑战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早期的一个案例涉及社会主义者查尔斯·T·申克(Charles T Schenck),他因散发反对征兵传单而被定罪,美国最高法院于1919年维持原判。

近年来,美国中情局顾问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美国陆军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Chelsea Manning)和 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指控违反《间谍法》。

美国政府对他们的起诉代表对吹哨人进一步的打击,这种打击可以追溯到1971年对埃尔斯伯格的起诉。虽然他因政府的不当行为而被免于起诉,但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Julian Assange, founder of Wikileaks, meets with Daniel Ellsberg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左)与埃尔斯伯格(右)在一起, 阿桑奇被美国政府指控违反《间谍法》

他们和埃尔斯伯格一样,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范围有限。

美国新闻自由基金会(Freedom of the Press Foundation)执行主任特雷弗·蒂姆(Trevor Timm)说,向媒体提供机密信息的政府官员“束手束脚”。

蒂姆告诉BBC:“你所披露的内容是否属于政府的非法行为,这并不重要。所有这些在法庭上都被视为无关紧要。因此这意味着真的没有辩护(必要)”。

在审判中,埃尔斯伯格无法辩称他为公众利益而泄露“五角大楼文件”。法官裁定,这一论点是不相关的,因为该法案不支持常被记者援引的这种辩护理由。

埃尔斯伯格说,如果没有公众利益这个辩护依据,像他这样的政府吹哨人“就无法得到公平审判”。为避免长期徒刑,大多数被告同意签署认罪协议,从而放弃上诉权利。

“我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更多的吹哨人,而不是更少的吹哨人,“埃尔斯伯格说。

如果他被第二次起诉,埃尔斯伯格将采取不同的策略。不接受认罪协议,也不和白宫打太极。

这一次,埃尔斯伯格希望在法庭上有属于自己的一天。

他说:“(美国)第一修正案保证新闻自由。这应该排除使用《间谍法》的可能性。如果遵循先例,我会被裁定有罪,我认为应该上诉至最高法院”。

这对美国司法部来说将是未知的领域,最高法院从未处理过使用《间谍法》起诉泄密者的案件。

鉴于此,埃尔斯伯格说,拜登政府将 “不愿拿这个案子针对我”,因为这将使公众注意到一位90岁的老人未经授权披露机密材料的问题。

“我认为他们不愿意在法庭上测试这一点”。他说:“他们确实有机会输”。

American military analyst and political activist Daniel Ellsberg gestures toward a wall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埃尔斯伯格是美国《间谍法》的长期批评者

到目前为止,因《间谍法》被定罪的上诉皆止步于初级法院。

蒂姆注意到这一点,他预计任何试图挑战根据《间谍法》进行起诉的合宪性的人都将面临一场“艰难战斗”,即使一些最高法院的法官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持同情态度。

如果最终要打这场仗,埃尔斯伯格已与揭露国家机密所冒的风险和平共处了。

埃尔斯伯格说,即使到了90岁,有些事也值得为之牺牲。

“这是我在1971年的感受,所以很久前就做了这样的打算,”他说。"阻止战争(爆发)和阻止滥用宪法(的行为)当然值得冒坐牢的风险”。